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 第8-11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问题 | 第9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4-17页 |
一、 研究过程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7-39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17页 |
二、 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观察实践 | 第17-19页 |
三、 回归学科本质,探讨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标准 | 第19-39页 |
(一) 加强思想碰撞,形成课堂教学观察的研究工具 | 第21-38页 |
(二) 观察结果分析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反思 | 第39-48页 |
结论(一)课堂观察特色与创新 | 第39页 |
结论(二)量化课堂观察 提升课堂实效 | 第39-41页 |
结论(三)科学的观察 专业的发展 | 第41-42页 |
结论(四)生成还是完成 | 第42-43页 |
结论(五)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 第43-44页 |
结论(六)教师开发的观察量表成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 第44-45页 |
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 第45-46页 |
反思和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