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7-19页 |
2 农机化及绩效研究综述 | 第19-31页 |
·农机化综述 | 第19-24页 |
·农机化概念和内涵 | 第19-20页 |
·农机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绩效研究综述 | 第24-31页 |
·绩效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 第26-30页 |
·农机化绩效评估方法的选取 | 第30-31页 |
3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 | 第31-40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简介 | 第31-32页 |
·DEA方法的演化进程 | 第32页 |
·DEA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从生产函数到前沿生产函数 | 第32-33页 |
·DEA模型与有效生产前沿面 | 第33-34页 |
·DEA有效及判定条件 | 第34-35页 |
·规模收益及判定条件 | 第35页 |
·关于DEA有效、技术有效及规模收益解释 | 第35-36页 |
·DEA有效、非DEA有效及弱DEA有效 | 第35页 |
·技术有效和规模收益 | 第35-36页 |
·MALMQUIST指数及跨期评价 | 第36-37页 |
·Malmquist指数简介 | 第36页 |
·Malmquist指数跨期评价 | 第36-37页 |
·DEA方法的工作流程 | 第37-40页 |
4 基于DEA模型的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 | 第40-50页 |
·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的目标 | 第40页 |
·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40-47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0-41页 |
·指标的来源 | 第41-42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42-43页 |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第43-47页 |
·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的DMU选择 | 第47-48页 |
·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的数据搜集和整理 | 第48-49页 |
·DEA方法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5 实证分析:黄淮海旱作区五省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 | 第50-67页 |
·黄淮海旱作区五省农机化工作概述 | 第50-52页 |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第52-58页 |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的原因 | 第52页 |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的过程 | 第52-58页 |
·以五省为MDU的农机化工作绩效评价过程 | 第58-6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8-59页 |
·单期分析 | 第59-61页 |
·跨期分析 | 第61-63页 |
·评价结论及管理建议 | 第63-67页 |
·评价结论 | 第63-64页 |
·管理建议 | 第64-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个人简介和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