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股市动量效应及动量利润分解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1-12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3-25页
   ·国外股市动量效应研究第13-18页
     ·动量效应的发现和进一步证实第13-15页
     ·动量效应形成机制研究第15-18页
   ·国内股市动量效应研究第18-23页
     ·理论研究第18-19页
     ·实证检验第19-23页
     ·动量利润分解研究第23页
   ·现有研究评述第23-25页
第三章 基于沪深300 样本股的我国股市动量效应实证研究第25-44页
   ·样本与数据第25-29页
     ·沪深300 指数运行分析第25-27页
     ·检验样本与数据第27-29页
   ·研究方法设计第29-32页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第32-42页
     ·牛市时期检验结果第32-35页
     ·熊市时期检验结果第35-38页
     ·整个样本期检验结果第38-39页
     ·检验结果比较分析第39-42页
   ·投资者层面的相关建议第42-44页
第四章 沪深300 样本股动量利润来源分析第44-55页
   ·研究样本第44页
   ·动量利润分解模型第44-46页
   ·动量利润分解实证研究过程第46-48页
   ·动量利润分解结果第48-50页
   ·动量利润分解结果比较分析第50-53页
   ·监管层面的政策建议第53-55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5-57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第55-56页
   ·论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附录一 样本股第64-67页
附录二 原始数据示例第67-70页
附录三 组合(2,48)动量利润分解整理数据示例第70-72页
附录四 股票1 在74 个有效持有期的回归残差第72-73页
附录五 组合(2,48)第4 个有效持有期赢家与输家组合回归结果第73-74页
附录六 组合(2,48)的74 个有效持有期赢家与输家组合横截面方差第74-75页
附录七 动量组合(2,48)各个有效持有期赢家与输家组合平均序列协方差第75-76页
附录八 组合(2,48)的赢家和输家组合 (b_(0,i)~t-(?))(b_(0,i)~t-(?))算术平均值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市中小板块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