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 ·牡丹、芍药概况 | 第8-11页 |
| ·牡丹生物学性状及种质资源概况 | 第8-10页 |
| ·芍药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概况 | 第10-11页 |
| ·RAPD 技术介绍 | 第11-12页 |
| ·分子标记研究 | 第12-15页 |
| ·牡丹分子标记研究 | 第12-14页 |
| ·芍药分子标记研究 | 第14页 |
| ·芍药属栽培品种及杂交种的分子标记分析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第2章 芍药属种质 RAPD 单引物 PCR 扩增体系建立 | 第16-24页 |
| ·材料 | 第16-17页 |
|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 ·仪器 | 第16页 |
| ·试剂 | 第16-17页 |
| ·方法 | 第17-19页 |
| ·DNA 提取方法 | 第17页 |
| ·DNA 纯度检测 | 第17页 |
| ·DNA 浓度检测 | 第17-18页 |
| ·PCR 扩增 | 第18页 |
| ·体系稳定性检测 | 第18-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 ·芍药属种质基因组 DNA 的质量检测 | 第19页 |
| ·Mg~(2+)浓度对 RAPD 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19-20页 |
| ·dNTPs 浓度对 RAPD 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20-21页 |
| ·Taq 酶浓度对 RAPD 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21页 |
| ·引物浓度对 RAPD 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21-22页 |
| ·DNA 浓度对 RAPD 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22页 |
| ·芍药属种质 RAPD 单引物 PCR 扩增体系的确定 | 第22-23页 |
| ·结论 | 第23-24页 |
| 第3章 芍药属种质 RAPD 双引物 PCR 扩增体系建立 | 第24-30页 |
| ·材料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25页 |
| ·PCR 扩增 | 第24-25页 |
| ·PCR 产物检测 | 第25页 |
| ·体系稳定性检测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 ·Mg~(2+)浓度对 RAPD 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 ·dNTPs 浓度对 RAPD 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26页 |
| ·Taq 酶浓度对 RAPD 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引物浓度对 RAPD 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27页 |
| ·DNA 浓度对 RAPD 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芍药属种质 RAPD 双引物 PCR 扩增体系的稳定性检测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第4章 牡丹、芍药种质亲缘关系 RAPD 分析 | 第30-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 ·材料 | 第30-34页 |
| ·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 ·RAPD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第35-39页 |
| ·芍药属种质亲缘关系分析 | 第39-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55-56页 |
| 附录A RAPD 单、双引物扩增 46 个材料数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