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统计模型的人脸特征点定位和表情识别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人脸表情识别的一般步骤第13-15页
     ·图像预处理第13页
     ·人脸检测第13-14页
     ·表情特征提取第14-15页
     ·表情分类第15页
   ·人脸表情识别的难点第15-16页
   ·常用的人脸表情数据库第16-17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快速目标检测第19-27页
   ·Haar-like 特征和积分图第19-22页
   ·特征选取和强分类器构建第22-24页
   ·级联分类器第24-25页
   ·快速目标检测算法在 OpenCV 的应用第25-27页
第三章 特征点定位的统计模型方法第27-49页
   ·主成分分析第27-29页
   ·统计形状模型第29-33页
     ·特征点第29-30页
     ·形状对齐第30-32页
     ·针对形状变化建模第32-33页
   ·主动形状模型第33-39页
     ·局部纹理模型第34-35页
     ·目标图形搜索第35-37页
     ·多分辨率框架的主动形状模型第37-39页
   ·统计纹理模型第39-42页
     ·纹理对齐第39-42页
     ·纹理归一化第42页
     ·针对纹理变化建模第42页
   ·主动表观模型第42-48页
     ·形状和纹理的联合模型第42-43页
     ·目标图像搜索第43-48页
   ·主动形状模型和主动表观模型的比较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第49-55页
   ·传统主动形状模型的不足第49页
   ·主动形状模型的若干改进第49-53页
     ·基于关键点的初始形状估计第50-51页
     ·法线、切线方向的二维局部纹理模型第51-53页
     ·采样像素递减的多分辨率主动形状模型第53页
   ·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第53-55页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第55-66页
   ·特征点的元信息第55-56页
   ·主动形状模型的评价标准第56-57页
   ·关于主动形状模型若干改进的实验与分析第57-66页
     ·初始形状估计的实验与分析第57-60页
     ·法线与切线二维局部纹理模型的实验与分析第60-63页
     ·采样像素递减的多分辨率框架的实验与分析第63-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工作总结第66-67页
   ·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PS游戏寻路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用户—产品—标签三元关系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