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轨迹 | 第12-23页 |
·电视相亲节目的试水期:《电视红娘》与《今晚我们相识》 | 第12-14页 |
·为人民服务——《电视红娘》 | 第12-13页 |
·改革开放的文化亮点——《今晚我们相识》 | 第13-14页 |
·电视相亲节目的探索期:自我展示的平台——《玫瑰之约》 | 第14-16页 |
·《玫瑰之约》的产生背景 | 第14-15页 |
·《玫瑰之约》的宗旨、形式 | 第15-16页 |
·《玫瑰之约》的效果 | 第16页 |
·电视相亲节目的繁荣期: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非诚勿扰》 | 第16-18页 |
·《非诚勿扰》的产生背景 | 第16-17页 |
·《非诚勿扰》的宗旨、形式 | 第17-18页 |
·《非诚勿扰》的效果 | 第18页 |
·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变化 | 第18-20页 |
·电视相亲节目功能由服务性走向娱乐化 | 第18-19页 |
·电视相亲节目的形式由简单走向多元化 | 第19页 |
·主持人逐渐变为节目的掌控者 | 第19页 |
·节目嘉宾的思想由保守走向开放 | 第19-20页 |
·大众文化语境中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逻辑 | 第20-23页 |
第3章 以《非诚勿扰》为例的相亲节目深度分析 | 第23-41页 |
·《非诚勿扰》:成熟的文化工业流程 | 第23-31页 |
·《非诚勿扰》前期:嘉宾的甄选与搭配 | 第23-26页 |
·《非诚勿扰》中期:节目录制现场 | 第26-29页 |
·《非诚勿扰》的后期:节目营销及收益 | 第29-31页 |
·《非诚勿扰》:与大众文化环境的直接对接 | 第31-41页 |
·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 | 第31-35页 |
·婚恋观多元化引起的社会焦虑 | 第35-36页 |
·大众文化环境下的《非诚勿扰》 | 第36-41页 |
第4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第41-54页 |
·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打折扣的真实性 | 第41-42页 |
·价值取向的异化与炒作 | 第42-43页 |
·追逐商业利益,忽视人文关怀 | 第43-45页 |
·电视相亲节目的反思 | 第45-49页 |
·一场全民狂欢 | 第45-46页 |
·一种“虚假的需要” | 第46-49页 |
·“娱乐至死”? | 第49页 |
·批判与宽容----对大众文化与电视媒介的反思 | 第49-54页 |
·电视平民化走向平民电视化 | 第49-51页 |
·树叶和树木之争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