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 ·实地考察法 | 第13-14页 |
| ·分析比较法 | 第14页 |
| 5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农业旅游概况 | 第14页 |
| ·体验型休闲农业旅游 | 第14-18页 |
| ·国内外农业休闲园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动态 | 第18页 |
| 6 小结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长沙市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37页 |
| 1 调查背景 | 第20-22页 |
| ·区位优势与地质地貌特征 | 第20页 |
| ·气候特征 | 第20-21页 |
| ·植物资源 | 第21页 |
| ·城郊人文景观资源 | 第21-22页 |
| 2 调查对象 | 第22-23页 |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2页 |
| ·调查对象的SWOT分析 | 第22-23页 |
| 3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 ·问卷调查 | 第23页 |
| ·SD法和美景度调查 | 第23-24页 |
|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 第24页 |
| ·实地调查法 | 第24页 |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游客的属性 | 第24-28页 |
| ·SD法和美景度测量法调查与分析 | 第28-29页 |
| ·层次分析法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实地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5 对策与建议 | 第35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理论 | 第37-42页 |
| 1 相关概念 | 第37-38页 |
| ·景观及其功能 | 第37页 |
| ·植物景观设计 | 第37-38页 |
| 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理论依据 | 第38-39页 |
| ·景观生态学 | 第38页 |
| ·环境心理学 | 第38-39页 |
| ·景观美学 | 第39页 |
| ·景观安全学 | 第39页 |
| 3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 | 第39-41页 |
|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目标 | 第40-41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长沙市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 第42-62页 |
| 1 体验的主题 | 第42-43页 |
| ·消遣:在田野间自由呼吸 | 第42-43页 |
| ·教育:妙手偶得的发现之旅 | 第43页 |
| ·逃避:偷得浮生半日闲 | 第43页 |
| ·审美:悦目,悦身,悦心 | 第43页 |
| 2 体验空间的分类 | 第43-49页 |
| ·体验行为的主体 | 第43-44页 |
| ·体验行为的具体内容 | 第44-47页 |
| ·体验空间的尺度与植物景观设计 | 第47-49页 |
| 3 体验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 | 第49-55页 |
| ·消遣体验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静"和"雅" | 第49-50页 |
| ·教育体验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异"和"齐" | 第50页 |
| ·逃避体验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茂"和"隐" | 第50-51页 |
| ·审美体验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型"和"特" | 第51-55页 |
| 4 体验空间植物造景素材选择 | 第55-60页 |
| ·按照植物观赏体验特性选择 | 第55-57页 |
| ·按照植物色彩体验特性选择 | 第57-58页 |
| ·按照植物经济用途选择 | 第58-59页 |
| ·按照植物特殊用途及应用方式选择 | 第59-60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实证案例——大明生态休闲山庄植物景观设计 | 第62-72页 |
| 1 区域概况 | 第62-63页 |
| ·区位分析 | 第62-63页 |
| ·气候条件 | 第63页 |
| ·自然资源 | 第63页 |
| 2 景观设计构思 | 第63-64页 |
| 3 体验型主题定位 | 第64页 |
| 4 体验型功能分区 | 第64-66页 |
| 5 体验型活动的具体内容 | 第66-67页 |
| 6 体验型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设计 | 第67-71页 |
| ·入口小广场——消遣、审美 | 第67页 |
| ·农事体验区——教育、消遣 | 第67-68页 |
| ·原生林天然氧吧——逃避、消遣 | 第68页 |
| ·综合服务区——消遣、审美 | 第68-69页 |
| ·高新植物栽培技术示范中心——教育、审美 | 第69-70页 |
| ·生态垂钓区——消遣、逃避 | 第70-71页 |
| 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2-75页 |
| 1 结论 | 第72-73页 |
| 2 讨论 | 第73-7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73页 |
| ·意见与建议 | 第73-74页 |
| ·对未来的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