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害矿井环境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矿井热环境的热源和湿源分析 | 第13-21页 |
·矿井热源分析 | 第13-19页 |
·自然客观因素热源分析 | 第13-16页 |
·人为因素热源分析 | 第16-19页 |
·矿井湿源分析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矿井微气候及其评价标准 | 第21-27页 |
·矿井微气候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矿井微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 第22-24页 |
·矿井微气候对人生理方面的影响 | 第22-23页 |
·矿井微气候对人心理方面的影响 | 第23-24页 |
·矿井微气候对人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的影响 | 第24页 |
·矿井微气候的评价指标 | 第24-26页 |
·生理性指标 | 第25页 |
·心理性指标 | 第25页 |
·劳动安全性指标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丁集煤矿采掘工作面需冷量计算 | 第27-32页 |
·采掘工作面需冷量的计算 | 第27-28页 |
·采掘工作面需冷量的构成 | 第28页 |
·冷量与热源散热量和风流吸热量的关系 | 第28-29页 |
·应用实例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5 矿井热害治理 | 第32-41页 |
·非机械制冷方式 | 第32-35页 |
·通风降温 | 第32-33页 |
·通风方式 | 第33页 |
·顶板管理 | 第33-34页 |
·热水防治 | 第34页 |
·其他措施 | 第34-35页 |
·机械制冷方式 | 第35-40页 |
·机械制冷水降温矿井空调系统 | 第35-37页 |
·冰冷却矿井空调系统 | 第37页 |
·空气压缩制冷空调系统 | 第37-38页 |
·热电冷联产降温系统 | 第38-39页 |
·机械制冷降温方式的比较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6 矿井降温经济性分析 | 第41-58页 |
·经济性分析的基本指标 | 第41-43页 |
·折合费用法 | 第41-42页 |
·矿井空调的经济效益 | 第42-43页 |
·单位制冷量费用 | 第43页 |
·性能系数 COP | 第43页 |
·吨煤降温成本 | 第43页 |
·不同方案的经济性计算 | 第43-55页 |
·经济性比较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58-60页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