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定地区延长组主力油层长8、长9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盐定地区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22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2-14页 |
·构造特征及演化 | 第14页 |
·盆地周缘母岩区基岩类型 | 第14页 |
·晚三叠世早期古构造背景 | 第14-18页 |
·盆地西部三叠系地层格架及主要沉积特征 | 第18-22页 |
·刘家沟组 | 第18-20页 |
·和尚沟组 | 第20页 |
·纸坊组(二马营组) | 第20页 |
·延长组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盐定地区地层划分及对比 | 第22-33页 |
·延长组地层划分 | 第23-25页 |
·盐定地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5-33页 |
·地层划分 | 第25-28页 |
·地层对比 | 第28-33页 |
第四章 盐定地区物源分析 | 第33-44页 |
·古水流方向分析 | 第33-34页 |
·轻矿物组合分析 | 第34-38页 |
·重矿物分析 | 第38-41页 |
·地球化学分析 | 第41-44页 |
第五章 盐定地区沉积相及微相分析 | 第44-7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思路 | 第44-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盐定地区沉积相的判识标志 | 第45-52页 |
·沉积岩的颜色 | 第45-46页 |
·沉积物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 第46-47页 |
·沉积构造标志 | 第47-49页 |
·古生物标志 | 第49-50页 |
·测井判识标志 | 第50-52页 |
·盐定地区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及特征 | 第52-56页 |
·沉积相及沉积微相划分 | 第52页 |
·沉积微相特征 | 第52-56页 |
·盐定地区单井与联井相分析 | 第56-59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56-58页 |
·联井相分析 | 第58-59页 |
·盐定地区砂体与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59-65页 |
·长9油层组砂体与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59-65页 |
·长8油层组砂体与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65页 |
·有利砂体预测 | 第65-74页 |
·长9_2油层组 | 第68页 |
·长9_1油层组 | 第68-70页 |
·长8_2油层组 | 第70-71页 |
·长8_1油层组 | 第71-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图版 | 第79-83页 |
详细摘要 | 第83-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