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追踪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第9-10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第10-12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合理性第10-11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状况第11-12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第12-13页
     ·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第12页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第12-13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第14-24页
   ·风力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第14-18页
     ·风力发电机第14-16页
     ·卸荷控制器第16-17页
     ·风机并网逆变器第17-18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第18-21页
     ·太阳能光伏阵列第18-20页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第20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第20-21页
   ·监控系统的组成第21-22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电气线路图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第24-33页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的连接第24-26页
     ·风力并网发电系统部分第24-25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部分第25-26页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第26-31页
     ·风力并网发电系统部分第26-28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部分第28-29页
     ·监控系统部分第29-31页
   ·并网实时数据分析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风力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第33-45页
   ·风力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原理第33-34页
   ·风力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第34-39页
     ·叶尖速比控制算法第34页
     ·功率信号反馈算法第34-35页
     ·爬山搜索算法第35-37页
     ·改进的爬山搜索算法第37-39页
   ·最大功率点追踪的分析第39-43页
     ·风力发电机的特性功率分析第39-40页
     ·直流升压变换器第40-41页
     ·最大功率点追踪的实现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第45-59页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原理第45-46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第46-50页
     ·恒定电压追踪法第47页
     ·数控匹配法第47-48页
     ·扰动观测法第48页
     ·电导增量法第48-49页
     ·模糊控制法第49-50页
   ·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建模第50-56页
     ·光伏电池的参数及其等效模型第50-51页
     ·模糊控制规则表的制定第51-54页
     ·模糊控制仿真设计第54-55页
     ·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建模第55-56页
   ·仿真及其结果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5-66页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课题第66-67页
中英文摘要第67-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研究
下一篇:大型变压器内局部放电激发超声波的机理及其传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