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配电线路故障特征分析及自动重合闸的应用 | 第13-23页 |
·配电线路的基本特点 | 第13-14页 |
·配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及特征分析 | 第14-18页 |
·配电线路短路故障分析 | 第14-16页 |
·配电线路断线故障分析 | 第16-17页 |
·电缆线路的故障分析 | 第17-18页 |
·自动重合闸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及要求 | 第20-21页 |
·自动重合闸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研制思想及主要功能 | 第23-30页 |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研制思想 | 第23-24页 |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判据的选择 | 第24-26页 |
·判据分析比较 | 第24页 |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判据选择的方法与原则 | 第24-26页 |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主要功能 | 第26-29页 |
·功能实施步骤 | 第26-27页 |
·功能实施方式 | 第27-28页 |
·装置动作时限的选择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30-40页 |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硬件构成 | 第30-31页 |
·线路状态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开关模块 | 第31-32页 |
·电流/电压(I/V)转换电路 | 第32页 |
·控制模块设计 | 第32-35页 |
·可编程控制器(PLC) | 第33-35页 |
·PLC 的模数(A/D)转换模块 | 第35页 |
·外围电路的设计 | 第35-37页 |
·隔离电路Ⅰ的设计 | 第35-37页 |
·隔离电路Ⅱ的设计 | 第37页 |
·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7-38页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38页 |
·检测电源模块 | 第38页 |
·供电电源模块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配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40-50页 |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0-41页 |
·数据采集功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1-44页 |
·模数(A/D)转换功能的实现 | 第42-43页 |
·数字滤波功能的实现 | 第43-44页 |
·故障判断过程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4-45页 |
·数据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5-47页 |
·线路跳闸统计分析功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7页 |
·人机交互功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同类技术对比及应用前景分析 | 第50-53页 |
·同类技术对比 | 第50-52页 |
·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