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商业秘密与反垄断法实施之间的冲突性 | 第16-25页 |
·商业秘密与反垄断法实施的冲突 | 第16-19页 |
·商业秘密的内涵制约反垄断法实施 | 第16-17页 |
·商业秘密的性质制约反垄断法实施 | 第17-18页 |
·商业秘密消灭与否制约反垄断法实施 | 第18-19页 |
·反垄断法实施导致商业秘密泄漏 | 第19-25页 |
·反垄断法实施与商业秘密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19-20页 |
·反垄断执法权限决定泄密的不可避免性 | 第20-21页 |
·反垄断执法导致商业秘密泄漏的可能性 | 第21-25页 |
第二章 商业秘密保护与反垄断法实施的关联性 | 第25-30页 |
·商业秘密保护与反垄断法实施的价值一致性 | 第25-27页 |
·保护个人利益与竞争秩序 | 第25-26页 |
·平衡公权与私权 | 第26-27页 |
·商业秘密的特殊性与反垄断法实施的必然联系 | 第27-30页 |
·商业秘密的非排他性与易受侵犯性 | 第27-28页 |
·商业秘密的秘密性与易受侵犯性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中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反思 | 第30-37页 |
·反垄断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困境 | 第30-33页 |
·反垄断执法调查审批权限过于集中 | 第30-31页 |
·商业秘密权利人抗辩权之立法缺位 | 第31-32页 |
·保密信息范围规定狭窄 | 第32-33页 |
·商业秘密获取、使用、公布、保管的范围或方式规定不足 | 第33页 |
·反垄断商业秘密保护执法的弊端 | 第33-35页 |
·反垄断执法商业秘密保护可操作性不强 | 第34页 |
·反垄断多头执法下商业秘密保护的危害 | 第34-35页 |
·反垄断法实施中侵犯商业秘密法律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外国反垄断法实施中保护商业秘密的基本经验 | 第37-46页 |
·反垄断法实施中商业秘密的调查保护程序 | 第37-39页 |
·反垄断执行机构之调查权法定 | 第37-38页 |
·反垄断执行机构之要求提供资料有限 | 第38-39页 |
·反垄断法实施中商业秘密的审查保护程序 | 第39-41页 |
·反垄断审查中对审原则之商业秘密保护 | 第39-40页 |
·裁决的公示应顾及商业秘密保护 | 第40-41页 |
·商业秘密权利人之抗辩权及行使例外 | 第41-43页 |
·商业秘密损害的法律救济渠道 | 第43-44页 |
·民事法律救济方式 | 第43-44页 |
·刑事法律救济方式 | 第44页 |
·执行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保密义务与法律责任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中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46-56页 |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及权限的设置 | 第46-48页 |
·建立一元的反垄断执行机构 | 第46-47页 |
·规范执行机构对商业秘密行使权力的范围和方式 | 第47-48页 |
·确立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抗辩权规则 | 第48-49页 |
·权利人享有商业秘密的抗辩权 | 第48页 |
·权利人行使商业秘密抗辩权的例外 | 第48-49页 |
·明确提供信息以及保密信息的范围 | 第49-51页 |
·执行机构要求提供的资料应有一个度 | 第49-50页 |
·保密信息不限于商业秘密 | 第50-51页 |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机制 | 第51-56页 |
·民事法律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机制 | 第51-52页 |
·行政法律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机制 | 第52-53页 |
·刑事法律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机制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