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植物—真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效果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石油及石油污染的现状和环境效应第9-10页
   ·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技术概述第10-16页
     ·生物修复第10页
     ·微生物修复第10-13页
     ·植物修复第13-14页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第14-15页
     ·生物修复技术的问题和展望第15-16页
   ·PCR-DGGE 方法概述及其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前景第16-17页
     ·DGGE 技术的原理第16-17页
     ·DGGE 在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发展前景第17页
   ·论文研究方案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19-23页
   ·实验材料第19-20页
     ·实验土壤第19页
     ·选用植物和菌剂第19页
     ·实验器材第19-20页
     ·实验药品第20页
   ·实验测定方法第20-23页
     ·土壤总石油烃含量(TPHs)的测定第20页
     ·生物量的测定第20页
     ·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第20页
     ·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测定第20-21页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第21页
     ·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21页
     ·土壤中DGGE 的测定第21-23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3-39页
   ·两株真菌在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修复中的作用第23-26页
     ·实验设计第23页
     ·石油降解率和脱氢酶活性第23页
     ·多酚氧化酶活性第23-25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第25页
     ·讨论第25-26页
   ·真菌对植物幼苗的影响第26-28页
     ·实验设计第26页
     ·植物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26-27页
     ·植物根系活力的变化第27页
     ·讨论第27-28页
   ·不同浓度的石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28-31页
     ·实验设计第28页
     ·植物株高第28-29页
     ·植物根长第29-30页
     ·植物生物量第30页
     ·讨论第30-31页
   ·植物-真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第31-34页
     ·实验设计第31页
     ·石油降解率第31-32页
     ·脱氢酶活性第32-33页
     ·多酚氧化酶活性第33页
     ·讨论第33-34页
   ·高羊茅-真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的正交试验第34-39页
     ·实验设计第34页
     ·石油去除率第34-36页
     ·脱氢酶活性第36-37页
     ·多酚氧化酶活性第37-38页
     ·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2页
   ·结论第39页
   ·展望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手房交易市场网上交易系统开发研究
下一篇: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