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基础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相关概念和范畴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1 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发展历程 | 第14-19页 |
| ·萌芽——夏商西周时期的气象文献 | 第14-15页 |
| ·巫祝色彩浓厚 | 第14-15页 |
| ·官方性质逐渐增强 | 第15页 |
| ·形成与完善——春秋至秦汉时期的气象文献 | 第15-16页 |
| ·气象观测人员的专业化 | 第15-16页 |
| ·基本形成中国古代气象文献完整体系 | 第16页 |
| ·继续发展——三国至宋元时期的气象文献 | 第16-17页 |
| ·质与量的变化 | 第17页 |
| ·宗教气象文献的发展 | 第17页 |
| ·集成与冲击——明清时期的气象文献 | 第17-19页 |
| ·集成前代气象文献 | 第18页 |
|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冲击 | 第18-19页 |
| 2 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组成与类型 | 第19-39页 |
| ·气象档案 | 第19-29页 |
| ·甲骨气象档案 | 第19-20页 |
| ·缣帛气象档案 | 第20-21页 |
| ·简牍气象档案 | 第21-23页 |
| ·石刻气象档案 | 第23-24页 |
| ·纸质气象档案 | 第24-29页 |
| ·气象图书 | 第29-39页 |
| ·官私史书 | 第29-30页 |
| ·类书、政书 | 第30-31页 |
| ·地方志 | 第31-32页 |
| ·私人游记、日记 | 第32-33页 |
| ·宗教著作 | 第33页 |
| ·农书、占候书 | 第33-35页 |
| ·文人著作 | 第35-37页 |
| ·医药书、兵书 | 第37-39页 |
| 3 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管理与应用 | 第39-46页 |
| ·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管理 | 第39-43页 |
| ·形成管理机构的沿革 | 第39-40页 |
| ·管理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 第40-43页 |
| ·中国古代气象文献的应用 | 第43-46页 |
| ·编修《月令》 | 第43-44页 |
| ·编史修志 | 第44页 |
| ·指导军事行动 | 第44-45页 |
| ·与医药、音律等方面的交融 | 第45-46页 |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