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15-28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政党的内涵 | 第15-16页 |
·参政党的内涵 | 第16页 |
·学习型参政党的内涵 | 第16-18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中国共产党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探讨 | 第18-20页 |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2-28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是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 第22-23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 第23-24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在要求 | 第24-25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是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统一的现实要求 | 第25-26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是参政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主观要求 | 第26-28页 |
2.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8-41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 第28-31页 |
·参政党成员思想稳定健康,积极向上 | 第28-29页 |
·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水平不断提高 | 第29-30页 |
·参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初步实现 | 第30页 |
·参政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 第30-31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部分参政党理论研究重视不够 | 第31-32页 |
·部分参政党成员政党意识不强 | 第32-33页 |
·参政党的部分党员学习观念落后和学习方法陈旧 | 第33-34页 |
·参政党的学习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4-35页 |
·参政党学习型高素质参政人才不多 | 第35-36页 |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41页 |
·复杂的外部环境增加了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难度 | 第37页 |
·部分民主党派缺乏对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重视 | 第37-38页 |
·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欠缺持续学习的理念 | 第38-39页 |
·民主党派成员缺乏系统学习的机会 | 第39-41页 |
3. 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举措 | 第41-50页 |
·参政党必须强化学习内容,夯实学习基础 | 第41-43页 |
·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 | 第41-42页 |
·加强对历史优良传统和重大政策部署的学习 | 第42页 |
·加强对良好道德风范的学习 | 第42页 |
·加强对世界文明进步知识的学习 | 第42-43页 |
·参政党必须完善学习载体 | 第43-44页 |
·办好民主党派的联合党校及专门的研究机构 | 第43页 |
·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 | 第43-44页 |
·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会 | 第44页 |
·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 | 第44页 |
·参政党必须强化学习制度建设 | 第44-46页 |
·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 | 第45页 |
·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 第45页 |
·严格落实学习督促制度 | 第45-46页 |
·参政党必须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 第46-48页 |
·适应领导角色要求 | 第46-47页 |
·发挥领导班子带头作用 | 第47-48页 |
·参政党必须努力实现学以致用 | 第48-50页 |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 第48页 |
·在学用结合中深化学习效果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