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企业级应用程序系统架构的发展 | 第11-12页 |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 第12-13页 |
·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A)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Flex 技术研究 | 第16-22页 |
·目前主要流行的RIA 技术分析 | 第16-18页 |
·Ajax | 第16页 |
·WPF/Silverlight | 第16-17页 |
·Flash/Adobe Flex 2.0 | 第17-18页 |
·FLEX 的技术特点 | 第18-19页 |
·Flex 技术的优势 | 第18-19页 |
·Flex 3.0 的新特性 | 第19页 |
·FLEX 的开发模型 | 第19-20页 |
·Flex 的基于N 层的开发模型 | 第19-20页 |
·Flex 的编译原理 | 第20页 |
·FLEX 应用框架介绍 | 第20-21页 |
·MXML 与ActionScript | 第20页 |
·Flex 类库介绍 | 第20-21页 |
·Flex 的图形组件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FLEX 构建企业应用实例(一):路面隔雪抗冰监控系统 | 第22-32页 |
·项目背景 | 第22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2-23页 |
·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设计 | 第23-26页 |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3-24页 |
·数据采集和发送 | 第24-26页 |
·FLEX RIA 客户端的构建 | 第26-30页 |
·主要的技术分析 | 第26-27页 |
·富客户端的构建 | 第27-30页 |
·SOCKET 服务端设计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FLEX 构建企业应用实例(二):重庆港物流协同管理平台系统 | 第32-37页 |
·项目背景 | 第32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33-35页 |
·MVC 的架构模式 | 第33-34页 |
·选择Flex 和J2EE 框架可行性分析 | 第34页 |
·基于J2EE 标准的四层架构设计 | 第34-35页 |
·物流服务平台总体实施方案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基于SOA 的服务层企业服务总线设计 | 第37-52页 |
·SOA 与WEBSERVICE 简述 | 第37-38页 |
·SOA 与 WebService | 第37页 |
·企业服务总线商业平台的选择 | 第37-38页 |
·服务器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8-44页 |
·后台系统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服务粒度的选择 | 第39页 |
·服务接口规范 | 第39-40页 |
·现有系统的标准化服务接口封装 | 第40-41页 |
·网络服务层的实现 | 第41-44页 |
·数据持久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51页 |
·数据持久层关键技术—ORM | 第44-45页 |
·数据持久层的设计模式 | 第45-46页 |
·数据持久层的实现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RICH CLIENT 的实现 | 第52-66页 |
·富客户端的总体框架 | 第52页 |
·主要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52-54页 |
·主界面的设计 | 第54-55页 |
·富客户端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55-64页 |
·基于Flex 的State 技术实现页面导航 | 第55-57页 |
·基于XML 标准创建网络IP 地址的可配性 | 第57-59页 |
·数据表格的翻页技术的实现 | 第59页 |
·自定义事件的实现 | 第59-62页 |
·Flex 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62-64页 |
·系统的部署及运行 | 第64-65页 |
·系统部署 | 第64页 |
·系统运行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9页 |
·总结 | 第66-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