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1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6-7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7-12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页 |
(四) 研究价值 | 第12页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地震前后大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 第14-25页 |
(一) 地震前的心理健康状况,UPI前测分析 | 第14-17页 |
(二) 地震后的心理现状,UPI后测分析 | 第17-19页 |
(三) 灾区大学生心理现状与全国青年组SCL-90常模比较 | 第19-22页 |
(四) 数据比较,得出结果并讨论 | 第22-25页 |
二、地震灾后大学生心理危机总体特点 | 第25-39页 |
(一) 生理不适应反应 | 第25-27页 |
(二) 不良情绪状态 | 第27-31页 |
(三) 认知能力与自我效能的变化 | 第31-34页 |
(四) 不同的应对方式 | 第34-39页 |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与建议 | 第39-46页 |
(一) 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性 | 第39页 |
(二) A校受灾大学生心理干预工作建议 | 第39-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