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1-13页 |
·纤维素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乳酸杆菌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乳酸杆菌简介 | 第14-15页 |
·乳酸杆菌基因工程菌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乳酸杆菌的应用 | 第18-19页 |
·DNA 同源重组与Cre-loxp 系统 | 第19-22页 |
·同源重组简介 | 第20页 |
·Cre/Loxp 系统 | 第20-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乳酸杆菌整合载体的构建 | 第23-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载体pG-HAF 的构建 | 第27-29页 |
·质粒pG-HAF-HAR 的构建 | 第29-30页 |
·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盒C15 cassette 的构建 | 第30-32页 |
·质粒pG-HAF-HAR-C15cassette 的构建 | 第32页 |
·质粒pG-HAF-HAR-C15cassette-loxp Cm 的构建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整合载体构建 | 第33-34页 |
·同源序列的克隆 | 第34页 |
·启动子的筛选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乳酸杆菌电转化效率的优化 | 第35-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35页 |
·引物设计 | 第35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5-36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6页 |
·质粒DNA 的准备 | 第36页 |
·转化效率的计算 | 第36页 |
·乳酸杆菌电转化 | 第36页 |
·转化效率的质量鉴定 | 第36-37页 |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LiAc 和DTT 不同处理时间对罗伊乳杆菌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菌体浓度的转化效率 | 第37-38页 |
·质粒稳定性鉴定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载体整合以及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 | 第40-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盒在乳酸杆菌基因组的整合 | 第42-43页 |
·抗性基因Cm~r 的删除 | 第43-44页 |
·整合乳酸杆菌菌株L-S2 纤维素酶活性分析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无抗性整合乳酸杆菌的检测 | 第46页 |
·表达产物的检测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48页 |
·还需深入研究的内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缩略词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