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伤害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控制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研究总体设计 | 第16-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二、主要概念与界定 | 第17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六、技术路线与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大学生伤害发生现状 | 第24-38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24-35页 |
二、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大学生伤害知信行及心理状况调查 | 第38-49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38-45页 |
二、讨论 | 第45-49页 |
第四章 大学生伤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一、病例对照研究 | 第49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49-53页 |
三、讨论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大学生伤害干预方案及其实施 | 第56-64页 |
一、知信行模式 | 第56-58页 |
二、现场干预策略 | 第58页 |
三、现场干预方案 | 第58-59页 |
四、调查及干预的实施 | 第59-64页 |
第六章 大学生伤害干预效果评价 | 第64-78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64-74页 |
二、讨论 | 第74-78页 |
第七章 大学生伤害干预控制建议与对策 | 第78-83页 |
一、建立四级大学生伤害预防管理网 | 第78页 |
二、构建基于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伤害干预工作体系 | 第78-82页 |
三、大学期间伤害预防干预工作的全程性 | 第82页 |
四、大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第82-83页 |
第八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83-85页 |
一、研究成果小结 | 第83页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3-84页 |
三、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附录 | 第101-103页 |
附录1:读博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第101-102页 |
附录2:调查问卷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