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的认定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重大误解在实践中的问题 | 第10-13页 |
第一节 从两个案件中引出的问题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重大误解实践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重大误解的法律构架 | 第13-26页 |
第一节 “重大误解”与错误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 | 第15-21页 |
一、 重大误解的原因是表意者的误认或者不知 | 第15-16页 |
二、 误解必须满足重大性条件 | 第16-17页 |
三、 重大误解的对象范围 | 第17-21页 |
四、 误解的发生在表示行为成立之时 | 第21页 |
第三节 重大误解之内涵 | 第21-23页 |
第四节 重大误解之认定过程 | 第23-26页 |
一、 意思表示解释优先 | 第23-24页 |
二、 重大误解案件事实之考察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重大误解与相关法律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第26-30页 |
第一节 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之区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重大误解与欺诈之关系 | 第27-29页 |
一、 欺诈的构成要件 | 第27-28页 |
二、 重大误解与欺诈在一般情况下的区分 | 第28-29页 |
第三节 重大误解与胁迫、乘人之危的区分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我国的重大误解的理论反思及其制度改进 | 第30-34页 |
第一节 我国重大误解制度的合理性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我国立法缺陷之弥补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