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北段三堆地区推覆构造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工作量情况 | 第15-16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6页 |
|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第16-24页 |
| ·九顶山地层小区 | 第16-18页 |
| ·龙门山地层小区 | 第18-20页 |
| ·四川盆地地层分区 | 第20-24页 |
| ·龙门山造山带北段构造背景 | 第24-26页 |
| 第3章 三堆地区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 第26-59页 |
| ·三堆地区推覆构造划分 | 第26-29页 |
| ·黎树坝韧性推覆岩片(Ⅰ)构造变形特征 | 第29-36页 |
| ·主滑面断裂特征 | 第29-30页 |
| ·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 | 第30-36页 |
| ·赵家沟-陈家山脆韧性推覆岩片(Ⅱ)构造特征 | 第36-41页 |
| ·主滑面断裂特征 | 第37-38页 |
| ·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 | 第38-41页 |
| ·七里乡-谢家沟推覆体(Ⅲ)构造变形特征 | 第41-45页 |
| ·主滑面断裂特征 | 第42页 |
| ·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 | 第42-45页 |
| ·石山子推覆岩片(Ⅳ)构造变形特征 | 第45-47页 |
| ·主滑面断裂特征 | 第45-46页 |
| ·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 | 第46-47页 |
| ·龙洞坡-松林坡褶皱推覆体(Ⅴ)构造特征 | 第47-52页 |
| ·主滑面断裂特征 | 第47-49页 |
| ·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 | 第49-52页 |
| ·三堆地区飞来峰构造特征 | 第52-59页 |
| ·莲花石飞来峰群(K1) | 第52-55页 |
| ·三门垭飞来峰群(K2) | 第55-56页 |
| ·吴家坪飞来峰群(K3) | 第56-59页 |
| 第4章 三堆地区推覆构造演化 | 第59-66页 |
| ·推覆构造扩展模式的探讨 | 第59-63页 |
| ·前人对龙门山推覆构造的认识 | 第59-60页 |
| ·三堆地区推覆构造扩展方式的探讨 | 第60-63页 |
| ·三堆地区飞来峰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 第63-66页 |
| ·三堆飞来峰的形成过程 | 第63-64页 |
| ·三堆地区飞来峰的构造意义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