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悬索桥论文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与参数敏感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概论第12-22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综述第13-18页
     ·自锚式悬索桥发展史第13-15页
     ·国外现代自锚式悬索桥第15-17页
     ·国内现代自锚式悬索桥第17-18页
   ·自锚式悬索桥的基本构造和受力特点第18-19页
     ·基本构造第18-19页
     ·受力特点第19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9-20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22页
第二章 自锚式悬索桥的分析理论及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实用计算方法第22-46页
   ·概述第22-27页
     ·弹性理论第23-24页
     ·挠度理论第24-26页
     ·有限位移理论第26-27页
   ·梁—柱理论及微分方程第27-29页
     ·梁—柱理论概述第27页
     ·梁—柱微分方程第27-29页
   ·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实用计算方法第29-34页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加劲梁挠度第29-31页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加劲梁挠度第31-32页
     ·集中力偶荷载作用下的加劲梁挠度第32-33页
     ·一般荷载作用下的支点弯矩方程第33-34页
   ·加劲梁内力计算的实用公式第34-39页
     ·三跨悬吊的自锚式悬索桥第34-35页
     ·三跨悬吊带外伸跨的自锚式悬索桥第35-39页
   ·主缆活载索力的确定第39-41页
     ·索的相容方程第39-41页
     ·基于Newton-Raphson迭代法确定索力第41页
   ·程序开发及验证第41-45页
     ·程序开发第41-42页
     ·实桥验证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参数变化对静力性能的影响第46-57页
   ·概述第46页
   ·跨径布置方式研究第46-51页
     ·边中跨合理比值的影响第46-48页
     ·外伸跨长度的影响第48-51页
   ·主缆矢跨比的影响第51-54页
   ·加劲梁抗弯刚度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57-75页
   ·概述第57页
   ·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及Nelson法第57-58页
   ·模态修正矩阵摄动法理论公式第58-60页
   ·自锚式悬索桥主要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60-74页
     ·加劲梁抗弯刚度EI的影响第61-65页
     ·加劲梁面积A的影响第65-68页
     ·主缆面积A_c的影响第68-71页
     ·吊杆面积A_s的影响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大跨度桥梁气动理论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理论第75-88页
   ·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及风致振动第75页
   ·颤振理论第75-79页
     ·理想平板颤振理论第75-77页
     ·分离流颤振理论第77-78页
     ·三维颤振分析理论第78-79页
   ·抖振理论第79-84页
     ·Davenport抖振力模型第79-80页
     ·Scanlan抖振力模型第80-81页
     ·基于Scanlan的频域分析法的有限元法第81-83页
     ·Y.K.Lin随机抖振理论第83-84页
   ·基于气弹性理论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第84-87页
     ·桥梁多振型耦合颤振的气弹性理论第84-86页
     ·颤振临界风速的敏感性分析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自锚式悬索桥的气动性能参数研究与风洞试验第88-114页
   ·三汊矶大桥抗风稳定性分析与风洞试验第88-97页
     ·实桥动力特性分析第89-90页
     ·风洞试验第90-97页
       ·加劲梁截面形状的选择第90-91页
       ·节段模型颤振稳定性试验第91-92页
       ·颤振导数的识别第92-96页
       ·全桥气弹性模型颤振稳定性试验第96-97页
       ·抗风稳定性分析第97页
   ·广州平胜大桥抗风稳定性分析与风洞试验第97-102页
     ·抗风稳定性分析第98-99页
     ·风洞试验第99-102页
   ·截面形状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第102-104页
   ·模态阻尼比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第104-106页
     ·模态阻尼比对抖振响应的影响第104-105页
     ·模态阻尼比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第105-106页
   ·模态耦合对气动稳定性的影响第106页
   ·颤振导数对气动稳定性的影响第106-110页
     ·对抖振响应的影响第107-109页
     ·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第109-110页
   ·施工过程的影响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七章 锚固系统的受力性能研究第114-133页
   ·自锚式悬索桥锚固系统概述第114-120页
     ·设计原则第114-115页
     ·分类及优缺点第115-119页
       ·分类第115-119页
       ·优缺点第119页
     ·全焊钢锚箱的受力性能概述第119-120页
   ·全焊钢锚箱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空间应力分析第120-126页
     ·锚固区的构造第120-124页
     ·锚固区的空间有限元分析第124-125页
     ·锚固区各板块的受力计算结果第125-126页
   ·初始缺陷对钢锚箱受力性能的影响第126-132页
     ·初始缺陷的来源及分类第127页
     ·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第127-130页
       ·计算模型第127-128页
       ·计算结果第128-130页
     ·焊接残余变形对锚箱稳定性的影响第130-131页
     ·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措施第131-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33-13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33-134页
   ·研究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测制导理论在飞行器再入与大气层外拦截中的应用
下一篇:BESⅢ主漂移室径迹重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