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P应用层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SIP安全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SIP协议概述 | 第14-29页 |
·SIP协议功能概述 | 第14-15页 |
·SIP协议网络元素 | 第15-17页 |
·SIP消息体结构 | 第17-24页 |
·SIP统一资源标识符 | 第17-18页 |
·SIP消息结构 | 第18页 |
·SIP请求消息 | 第18-20页 |
·SIP应答消息 | 第20-21页 |
·SIP消息头部 | 第21-24页 |
·SIP事务和会话 | 第24-25页 |
·几种SIP典型过程 | 第25-28页 |
·注册过程 | 第25-26页 |
·建立会话过程 | 第26-27页 |
·终止会话过程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SIP安全隐患分析 | 第29-35页 |
·注册劫持攻击 | 第29-30页 |
·注册机制 | 第29页 |
·注册鉴权机制 | 第29-30页 |
·注册过程的安全威胁 | 第30页 |
·伪装服务器 | 第30-31页 |
·服务器功能 | 第30-31页 |
·伪装服务器攻击 | 第31页 |
·消息篡改 | 第31-33页 |
·re-INVITE消息 | 第31-32页 |
·re-INVITE的安全威胁 | 第32-33页 |
·终止会话 | 第33页 |
·拒绝服务 | 第33-34页 |
·SIP脆弱性原因分析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SIP安全机制设计 | 第35-49页 |
·现有SIP安全机制及其弊端 | 第35-39页 |
·网络层IPSec | 第35-36页 |
·传输层TLS | 第36-37页 |
·S/MIME加密和认证 | 第37页 |
·HTTP摘要认证 | 第37-38页 |
·各机制弊端小结 | 第38-39页 |
·一种SIP安全机制的设计 | 第39-47页 |
·设计思路 | 第39页 |
·逐跳安全 | 第39-45页 |
·端到端安全 | 第45-47页 |
·实现的安全功能总结 | 第47页 |
·对SIP协议的扩展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SIP安全机制实现 | 第49-71页 |
·语法分析 | 第49-52页 |
·Osip2 函数库概述 | 第49页 |
·Osip2 函数库的解析处理流程 | 第49-52页 |
·信息完整性及时间戳检验 | 第52页 |
·SIP服务器设计实现 | 第52-60页 |
·总体模块设计 | 第52-54页 |
·多线程设计 | 第54页 |
·注册服务器模块 | 第54-56页 |
·数据库操作模块 | 第56页 |
·无状态代理服务器模块 | 第56-57页 |
·安全机制模块 | 第57-59页 |
·底层数据传输模块 | 第59页 |
·用户配置 | 第59-60页 |
·SIP客户端设计实现 | 第60-63页 |
·客户端语义分析自动机的实现 | 第61页 |
·多线程设计 | 第61页 |
·安全机制实现 | 第61-62页 |
·用户配置及界面 | 第62-63页 |
·实验测试过程及结论 | 第63-70页 |
·SIP客户端通信能力测试 | 第63-65页 |
·SIP服务器通信能力测试 | 第65-66页 |
·本文设计的安全机制的安全性测试 | 第66-69页 |
·本文设计的安全机制的效率测试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