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结构分析和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动力式液压马达综述 | 第10-11页 |
·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历史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连续回转马达理论分析及叶片结构设计 | 第14-28页 |
·引言 | 第14页 |
·马达结构模型及理论分析 | 第14-17页 |
·马达结构模型 | 第14-15页 |
·理论分析及基本参数公式推导 | 第15-17页 |
·马达泄漏量的计算 | 第17-19页 |
·连续回转伺服马达超低速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1页 |
·超低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改善马达性能的结构措施 | 第20-21页 |
·压紧机构的设计 | 第21-27页 |
·叶片根部弹簧设计 | 第22-23页 |
·马达高次过渡曲线压力角的校核 | 第23-24页 |
·根据压力角对叶片的局部改进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连续回转马达的数学建模及控制仿真研究 | 第28-50页 |
·引言 | 第28页 |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阀控马达动力机构传递函数 | 第28-31页 |
·电液伺服阀传递函数 | 第31-32页 |
·伺服放大器传递函数和反馈测量元件传递函数 | 第32页 |
·单通道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传递函数 | 第32-33页 |
·建立传统工程估计的系统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系统模型参数辨识 | 第34-40页 |
·输入信号的设计及数据的预处理 | 第34-36页 |
·系统灰箱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利用matlab 对系统进行参数辨识 | 第37-39页 |
·传统估计模型与辨识模型的比较 | 第39-40页 |
·控制策略及其仿真研究 | 第40-49页 |
·常规PID 控制 | 第41-43页 |
·输入信号微分前馈复合控制 | 第43-45页 |
·摩擦转矩干扰补偿复合控制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单通道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实验研究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页 |
·单通道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实验台组成 | 第50-53页 |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钢壳马达与铝壳马达的对比实验 | 第53-57页 |
·泄漏实验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