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Lowry模型改进研究 | 第15-22页 |
·Lowry模型简介 | 第15-16页 |
·人口预测技术分析 | 第16-18页 |
·就业岗位预测技术分析 | 第18-19页 |
·Lowry模型中分布函数的改进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位势标定及改进Lowry模型算法实现 | 第22-34页 |
·位势标定方法的选取 | 第22页 |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22-23页 |
·遗传算法参数设置及程序实现 | 第23-28页 |
·遗传算法参数的设置 | 第23-24页 |
·遗传算法程序实现 | 第24-25页 |
·人口位势及岗位位势标定结果 | 第25-28页 |
·Lowry改进模型程序实现及精度检验 | 第28-31页 |
·Lowry改进模型参数设置 | 第28-29页 |
·Lowry改进模型程序实现 | 第29-31页 |
·人口位势和岗位位势与土地利用相关关系研究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Lowry改进模型的居民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 第34-47页 |
·基本思路 | 第34页 |
·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 第34-39页 |
·典型出行生成预测模型评述 | 第39-42页 |
·上班上学为目的的居民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 第42-43页 |
·弹性出行产生预测模型 | 第43-46页 |
·效用函数的建立 | 第43-45页 |
·弹性出行产生预测模型的标定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7-53页 |
·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人口位势及岗位位势计算 | 第48-49页 |
·各交通小区人口数及岗位数计算 | 第49-51页 |
·分目的的居民出行产生量预测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1 | 第59-72页 |
附录2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