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2页 |
·概述 | 第6页 |
·语音编码的发展 | 第6-8页 |
·语音编码器属性 | 第8-10页 |
·语音通话中的回声消除 | 第10页 |
·本论文的意义和主要任务 | 第10-12页 |
第2章 DAVINCI平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 第12-23页 |
·DAVINCI平台的特点 | 第12-17页 |
·Davinci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TMS320DM6446架构特点 | 第14-17页 |
·TI C64XPLUS汇编指令集的特点 | 第17-22页 |
·延迟槽 | 第17-18页 |
·并行操作 | 第18-19页 |
·条件执行 | 第19页 |
·资源限制 | 第19-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语音编码算法分析与设计 | 第23-39页 |
·概述 | 第23-24页 |
·编码器原理 | 第24-34页 |
·预处理 | 第25页 |
·线性预测分析和量化 | 第25-27页 |
·LSP系数解码和插值 | 第27-28页 |
·知觉加权滤波 | 第28页 |
·基音估计 | 第28-29页 |
·谐波噪声整形 | 第29-30页 |
·基音预测 | 第30-31页 |
·多脉冲激励编码(MP-MLQ) | 第31-32页 |
·算术码本激励编码(ACLEP) | 第32-34页 |
·解码器功能说明 | 第34-38页 |
·解码器原理概述 | 第34页 |
·基音信息解码 | 第34-35页 |
·脉冲激励解码 | 第35页 |
·基音后置滤波 | 第35-37页 |
·共振峰后置滤波 | 第37-38页 |
·增益控制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回声消除算法分析与设计 | 第39-49页 |
·回声消除算法概述 | 第39-41页 |
·回声消除算法分析 | 第41-48页 |
·自适应滤波器 | 第41-43页 |
·静音检测(VAD) | 第43-45页 |
·舒适噪声发生(CNG) | 第45页 |
·残留回声非线性处理(NLP) | 第45-46页 |
·回声消除控制器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DAVINCI平台语音算法的实现及优化 | 第49-81页 |
·G,723.1语音算法和AEC算法的DAVINCI平台实现 | 第49-68页 |
·算法的软件实现 | 第49-52页 |
·G.723.1软件设计 | 第52-58页 |
·G723.1语音算法测试结果 | 第58-61页 |
·回声消除器(AEC)软件设计 | 第61-63页 |
·AEC算法测试结果 | 第63-68页 |
·算法DAVINCI平台上的优化 | 第68-80页 |
·代码级优化 | 第69-75页 |
·G723.1算法级优化 | 第75-76页 |
·AEC算法级优化 | 第76页 |
·汇编级优化 | 第76-79页 |
·数据流级优化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总结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