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网络化制造与资源共享 | 第10-11页 |
| ·企业信息集成 | 第11-12页 |
| ·国内外WEB零件库的应用现状 | 第12-15页 |
| ·Web零件库需求分析 | 第12页 |
| ·零件库的发展及Web零件库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 ·注塑模具零件库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ISO13584零件库标准 | 第14-15页 |
| ·PDM信息集成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 ·PDM管理与集成技术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 ·XML在PDM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2 基于XML的网络制造信息描述与集成 | 第19-34页 |
| ·引言 | 第19-20页 |
| ·XML及相关技术简介 | 第20-26页 |
| ·XML概述 | 第20-21页 |
| ·XML相关概念 | 第21页 |
| ·XML DTD与Schema | 第21-22页 |
| ·DOM解析技术 | 第22-26页 |
| ·XML在网络制造化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基于STEP/XML的网络化制造信息集成 | 第27-33页 |
| ·基于STEP的数据交换 | 第27-28页 |
| ·基于XML的三维模型信息描述 | 第28-30页 |
| ·基于STEP/XML的产品信息集成模型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WEB注塑模具零件库构建技术研究 | 第34-51页 |
| ·零件库建库目标与建库原理 | 第34-35页 |
| ·建库目标 | 第34页 |
| ·零件库建库原理 | 第34-35页 |
| ·B/S体系结构 | 第35-36页 |
| ·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口技术 | 第36-37页 |
| ·分布式异构平台通讯技术 | 第37-38页 |
| ·参数化建模技术 | 第38-40页 |
| ·模型参数驱动建模 | 第38-39页 |
| ·基于参数映射的零部件模型 | 第39-40页 |
| ·注塑模具零件分类 | 第40-41页 |
| ·零件库动态扩充技术 | 第41-42页 |
| ·注塑模具零件库参数信息模型 | 第42-49页 |
| ·注塑模具数据的组织方式 | 第42-44页 |
| ·基于 XML的零件库参数信息模型 | 第44-49页 |
| ·几何接口开发技术 | 第49-50页 |
| ·接口模式 | 第49页 |
| ·开发工具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WEB注塑模具零件库设计与开发 | 第51-69页 |
| ·WEB注塑模具零件库系统体系结构 | 第51-52页 |
| ·数据的分离设计原则 | 第52-53页 |
|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53-65页 |
| ·客户端界面零件分类导航设计 | 第54-55页 |
| ·零件请求模块设计 | 第55-58页 |
| ·入库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58-62页 |
| ·参数化建模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62-65页 |
| ·WEB零件库发展模式探讨 | 第65-67页 |
| ·国内零件库的发展思路 | 第65-67页 |
| ·基于ISO13584标准的开放式中性零件库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5 XML在基于PDM的企业信息集成中的应用 | 第69-79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PDM的核心管理功能 | 第69-71页 |
| ·基于PDM的企业数据集成方式 | 第71-72页 |
| ·单向数据集成的不足 | 第72页 |
| ·物料清单与工程图纸中的属性定义 | 第72-74页 |
| ·PDM系统中的BOM及属性定义 | 第72-73页 |
| ·工程图纸块属性定义 | 第73-74页 |
| ·基于XML的属性双向映射机制 | 第74-77页 |
| ·属性双向映射接口选择 | 第74-75页 |
| ·XML文档与PDM系统双向映射技术 | 第75页 |
| ·XML文档与AutoCAD系统双向映射技术 | 第75页 |
| ·DTD文件定义 | 第75-76页 |
| ·基于XML的PDM与AutoCAD属性双向映射原理 | 第76-77页 |
| ·工程实例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9-81页 |
| ·总结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录用)论文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