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2 论文目的 | 第8-9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2章 VoIP基本原理 | 第10-30页 |
2.1 VoIP的概念 | 第10-13页 |
2.1.1 什么是VoIP | 第10-11页 |
2.1.2 VoIP的技术特点 | 第11-12页 |
2.1.3 目前IP电话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2.2 VoIP的应用方案 | 第13-14页 |
2.3 VoIP相关标准和协议 | 第14-29页 |
2.3.1 网际协议(IP,The Internet Protocol)(IPv4) | 第14-18页 |
2.3.2 下一代IP协议(IPv6) | 第18-20页 |
2.3.3 TCP和UDP协议 | 第20-21页 |
2.3.4 RTP/RTCP协议 | 第21-27页 |
2.3.5 H.323标准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VoIP关键技术 | 第30-37页 |
3.1 分组语音技术 | 第30-32页 |
3.2 语音编码和压缩技术 | 第32-35页 |
3.2.1 PCM技术介绍 | 第32-33页 |
3.2.2 IP语音编码与压缩技术 | 第33-34页 |
3.2.3 几种编码压缩技术的比较 | 第34-35页 |
3.3 影响话音质量的时延因素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IP电话E-Hello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62页 |
4.1 E-Hello的开发环境及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4.1.1 硬件结构 | 第37-38页 |
4.1.2 开发平台及工具 | 第38页 |
4.1.3 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4.2 E-Hello总体设计 | 第39-41页 |
4.2.1 实现功能 | 第39-40页 |
4.2.2 软件结构 | 第40-41页 |
4.3 性能考虑 | 第41-43页 |
4.3.1 延迟回放和抖动缓存 | 第41-42页 |
4.3.2 分组大小对时延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 无话部分抑制与静音压缩 | 第43-45页 |
4.5 网络接口编程 | 第45-52页 |
4.5.1 Winsock规范 | 第46-48页 |
4.5.2 TCP/UDP网络编程 | 第48-49页 |
4.5.3 E-Hello的网络接口 | 第49-52页 |
4.6 话音的录制与播放 | 第52-57页 |
4.6.1 Windows音频编程 | 第52-54页 |
4.6.2 话音的录制与播放 | 第54-57页 |
4.7 E-Hello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第57-61页 |
4.7.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 第57-59页 |
4.7.2 主界面类CE-HelloView | 第59-60页 |
4.7.3 CE-HelloView对象与TalkDlg对象间的通信 | 第60-61页 |
4.8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构建一个真正的局域网IP电话系统 | 第62-69页 |
5.1 PBX系统和局域网IP电话系统 | 第62页 |
5.2 局域网IP电话系统的组成 | 第62-66页 |
5.3 局域网IP电话系统的优点 | 第66-67页 |
5.4 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