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中文关键词>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活性氧及其胞内信号转导 | 第10-14页 |
·突变体的提出 | 第14-19页 |
·选题意义及根据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材料的培养 | 第20页 |
·突变体的诱变 | 第20页 |
·筛选浓度的建立 | 第20-21页 |
·筛选方法的建立 | 第21页 |
·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 第21页 |
·突变体的生理生化分析 | 第21-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筛选浓度的确立 | 第25-27页 |
·突变体的分离 | 第27-29页 |
·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 第29-30页 |
·突变体的生理生化分析 | 第30-38页 |
4. 讨论 | 第38-45页 |
·筛选浓度和诱变剂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拟南芥活性氧突变体及其遗传分析 | 第39-40页 |
·拟南芥活性氧突变体的生理生化分析 | 第40-42页 |
·拟南芥活性氧突变体与H_2O_2信号转导 | 第42-4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7.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