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的改革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关键词>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关键词> | 第5-7页 |
| 引 言 | 第7-8页 |
| 一、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一般考察 | 第8-13页 |
| (一)参与分配制度的立法目的 | 第8-9页 |
| (二)参与分配制度的适用条件和特征 | 第9-13页 |
| (三)参与分配的程序 | 第13页 |
| 二、对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反思 | 第13-21页 |
| (一)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的前提条件 | 第14页 |
| (二)关于申请参与分配的主体 | 第14-16页 |
| (三)关于申请参与分配债权人的举证内容 | 第16-17页 |
| (四)关于参与分配的时间 | 第17-18页 |
| (五)关于参与分配的客体 | 第18-19页 |
| (六)关于债务人责任财产的维护及增加 | 第19-20页 |
| (七)关于对债务人的救济 | 第20-21页 |
| 三、执行分配原则的论争与评析 | 第21-31页 |
| (一)执行分配原则立法例 | 第21-23页 |
| (二)我国执行分配立法例的探讨 | 第23-26页 |
| (三)平等原则与优先原则之比较和评析 | 第26-31页 |
| 四、改革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设想 | 第31-36页 |
| (一)赋于自然人、非法人组织以破产能力的立法建议 | 第31-34页 |
| (二)重塑我国的参与分配制度 | 第34-36页 |
| 五、余 论 | 第36-38页 |
| <引文> | 第38-40页 |
| 后 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