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概述 | 第10-18页 |
一、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法律性质 | 第11-12页 |
(一)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自益权 | 第11页 |
(二)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单独股东权 | 第11-12页 |
(三)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固有权 | 第12页 |
三、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一) 合理期待理论 | 第12-13页 |
(二) 匡正的资本多数决理论 | 第13-14页 |
(三) 团体的可分解性理论 | 第14-15页 |
四、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历史演进 | 第15-18页 |
(一)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源起 | 第15页 |
(二) 传统的制度功能设计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对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检讨 | 第18-25页 |
一、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立法过程 | 第18-21页 |
(一)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诞生的立法背景 | 第18-20页 |
(二) 新《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 | 第20-21页 |
二、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立法缺失 | 第21-22页 |
(一) 权利主体模糊 | 第21页 |
(二) 适用对象存疑 | 第21-22页 |
(三) 适用范围过窄 | 第22页 |
(四) 行使程序缺失 | 第22页 |
(五) 合理价格虚无 | 第22页 |
三、现代制度架构的新思路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我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完善 | 第25-44页 |
一、细化权利主体 | 第25-29页 |
(一) 无表决权不等于无主体资格 | 第25-26页 |
(二) 出资瑕疵股东并不当然丧失主体资格 | 第26-27页 |
(三) 继受股东有限制地赋予主体资格 | 第27-28页 |
(四) 平等赋予合并各方异议股东主体资格 | 第28-29页 |
二、明确适用对象 | 第29-32页 |
(一) 解读"市场例外原则" | 第29-30页 |
(二) 国外立法例 | 第30-31页 |
(三) 我国立法的抉择 | 第31-32页 |
三、扩大适用范围 | 第32-35页 |
(一) 各国立法模式比较 | 第32-33页 |
(二) 扩大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 | 第33-35页 |
四、规范行使程序 | 第35-40页 |
(一) 规范法律程序的意义 | 第35页 |
(二) 建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行使程序 | 第35-40页 |
五、设置价格评估机制 | 第40-44页 |
(一) 价格评估的核心地位 | 第40-41页 |
(二) 司法估价方法简介 | 第41-43页 |
(三) 我国对司法估价的应有制度安排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