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国内外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早强减水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早强减水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 ·早强组分的作用机理特点 | 第11-13页 |
| ·氯化物系早强剂 | 第11页 |
| ·钠(钾)的硫酸盐系列早强剂 | 第11-12页 |
| ·三乙醇胺(TEA)等醇胺类有机早强组分 | 第12-13页 |
|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13-14页 |
|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试验方法与原材料 | 第16-22页 |
| ·复合外加剂的复合原则的确定 | 第16页 |
| ·复合外加剂的功能要求 | 第16-17页 |
| ·原材料 | 第17-18页 |
| ·聚羧酸系减水剂 | 第17页 |
| ·早强组分 | 第17-18页 |
| ·混凝土原料 | 第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 ·水泥净浆性能试验 | 第18-19页 |
| ·砂浆减水率 | 第19页 |
| ·力学性能检测 | 第19-20页 |
| ·水泥浆体水化热测定 | 第20页 |
| ·水泥浆体早期结构的微观测试分析 | 第20-21页 |
| ·水泥砂浆收缩率的测试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第3章 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早强组分的复合性能 | 第22-42页 |
| ·不同类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试验 | 第22-23页 |
| ·单一早强组分对胶砂早期强度的影响 | 第23-30页 |
| ·早强组分 SN 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硝酸钙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甲酸钙的影响 | 第25-27页 |
| ·三乙醇胺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有机醇胺 B(TIP)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有机醇胺 C(AE)的影响 | 第29-30页 |
| ·PCE-H二元、三元复合性能的对比研究 | 第30-32页 |
| ·PCE-A与PCE-H三元复合性能对比试验 | 第32-33页 |
| ·PCE-A、PCE-H分别与早强组分的正交试验 | 第33-40页 |
| ·试验方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 ·PCE-A复合体系的正交设计试验 | 第34-38页 |
| ·PCE-H复合体系的正交设计试验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聚羧酸系早强复合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 ·复合体系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第42-49页 |
| ·PCE-A(a)、PCE-H(a)的混凝土试验 | 第42-45页 |
| ·PCE-A(A)、PCE-H(A)的C50 混凝土试验 | 第45-49页 |
| ·胶砂的收缩 | 第49-51页 |
| ·胶砂收缩的类型及成因 | 第49-50页 |
| ·胶砂收缩率的测定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 第5章 早强复合减水剂的机理探讨 | 第54-66页 |
| ·早强减水机理概述 | 第54-56页 |
|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减水机理 | 第55页 |
| ·早强组分的作用机理 | 第55-56页 |
| ·水化放热速率 | 第56-58页 |
| ·外加剂应用时水泥浆体的SEM、XRD分析 | 第58-65页 |
| ·SEM低分辨率下的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 ·SEM高分辨率下的对比分析 | 第60-62页 |
| ·XRD检测分析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