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与生态恢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0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2 河岸带研究进展第10-19页
   ·河岸带的定义第10页
   ·河岸带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功能第10-11页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第11-12页
   ·退化河岸带生态恢复第12-13页
   ·河岸带保护技术研究进展第13-19页
     ·传统的河道护岸型式第13-14页
     ·现代河道生态型护岸形式第14-19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3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3页
     ·野外调查第20-21页
     ·数据分析第21-23页
4 河岸带结构特征与功能第23-30页
   ·河岸带结构特征第23-26页
   ·河岸带功能第26-30页
     ·生态功能第26-29页
     ·社会功能第29页
     ·经济功能第29-30页
5 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第30-48页
   ·河岸带自然性评价内容及特点第30-31页
     ·河岸带自然性评价内容第30页
     ·河岸带自然性评价的特点第30-31页
   ·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第31-32页
   ·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第32-35页
     ·指标选择原则第32-33页
     ·指标体系建立第33-34页
     ·指标的计算及调查方法第34-35页
   ·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方法的确立第35-44页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35-38页
     ·计算指标权重第38-39页
     ·评价指标标准第39-44页
   ·应用实例——安达木河上游河岸带自然性评价第44-47页
     ·安达木河上游河溪概况第44页
     ·安达木河上游河岸带自然性评价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6 人为干扰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8-57页
   ·安达木河上游河溪利用方式划分第48-50页
     ·耕种第48页
     ·养殖第48-49页
     ·修渠坝以及引水第49页
     ·修建水库第49页
     ·旅游第49-50页
     ·自然保护区第50页
   ·人为干扰下的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第50-56页
     ·河岸带木本植物种类及分布第50-52页
     ·不同利用方式下的物种丰富度第52-53页
     ·不同利用方式下的α多样性第53-54页
     ·不同利用方式下的β多样性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7 土壤生物工程护岸第57-63页
   ·土壤生物工程的功能第57页
   ·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植物的选择第57-58页
     ·选择原则第57-58页
     ·护岸植物的选择第58页
   ·河岸土壤生物工程营造技术第58-62页
     ·自然缓坡式护岸第60页
     ·自然改造型护岸第60-61页
     ·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保护技术第61-62页
   ·土壤生物工程应用实践第62-63页
8 结论与建议第63-65页
   ·主要结论第63页
   ·建议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近自然河岸带照片第72-75页
个人简介第75-76页
导师简介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关系的城乡和性别差异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字滤波器、倾角传感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