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5页 |
| 摘要 | 第15-18页 |
| ABSTRACT | 第18-22页 |
| 第一部分:用Oligo基因芯片研究小鼠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 | 第22-68页 |
| 前言 | 第22页 |
| 第一章:小鼠阴道念珠菌病模型的构建 | 第22-31页 |
| 第一节:接种菌株筛选 | 第22-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 实验结果 | 第25页 |
| 讨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第二节:小鼠阴道念珠菌病模型的构建 | 第27-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页 |
| 第二章:白念珠菌与小鼠疾病相关因子芯片的构建 | 第31-36页 |
| 一、Oligo探针设计合成 | 第31-34页 |
| 二、Oligo芯片的制作 | 第34-35页 |
| 三、讨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页 |
| 第三章:用Oligo芯片研究发病机制 | 第36-68页 |
| 一、仪器及试剂 | 第36-39页 |
| 二、实验步骤 | 第39-45页 |
| 三、结果 | 第45-54页 |
| 四、讨论 | 第54-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第二部分:用Oligo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 | 第68-108页 |
| 前言 | 第68页 |
| 第一章: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68-84页 |
|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69页 |
| 实验步骤 | 第69-76页 |
| 结果 | 第76-82页 |
| 讨论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 第二章:Oligo芯片应用于临床标本初探VVC的发病机制 | 第84-108页 |
| 材料 | 第8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84页 |
| 实验步骤 | 第84页 |
| 结果 | 第84-97页 |
| 讨论 | 第97-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 第三部分:荧光定量PCR检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天然免疫成分的表达 | 第108-122页 |
| 前言 | 第108页 |
| 材料 | 第10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08页 |
| 步骤 | 第108-110页 |
| 结果 | 第110-115页 |
| 讨论 | 第115-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 第四部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致病菌株基因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第122-130页 |
| 前言 | 第122-1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4-126页 |
| 结果 | 第126-128页 |
| 讨论 | 第128-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0页 |
| 附图 | 第130-136页 |
| 全文小结 | 第136-139页 |
| 综述 | 第139-152页 |
| 1 用基因芯片研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发病机制 | 第139-144页 |
| 2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4-152页 |
| 致谢 | 第152-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