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线虫菌株的筛选及其活性因子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30页
 1 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及主要类群第12页
 2 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及存在问题第12-13页
 3 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研究第13-21页
 4 新秀丽小杆线虫的研究概况第21-27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30页
第二章 新秀丽小杆线虫(C.elegans)的饲养和生物测定第30-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线虫的扩大培养第36页
   ·生物测定第36-38页
   ·虫体感染形态观测第38-40页
   ·不同菌株伴孢晶体毒素对线虫的半致死终浓度LC_(50)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Bt 010的最适培养基筛选与基因鉴定第43-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培养基筛选第47-48页
   ·总DNA电泳检测第48页
   ·Bt 010中cry 1Ia鉴定第48-50页
 3 讨论第50-51页
第四章 cry 1Ia基因克隆表达和活性测定第51-6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cry 1Ia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第58-59页
   ·表达产物cry 1Ia蛋白的杀线虫活性第59-60页
   ·油镜观测结果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2页
第五章 活性蛋白纯化、肽谱分析以及线虫超微结构的观测第62-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2-6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8-72页
   ·毒素蛋白的纯化结果第68-69页
   ·蛋白测定结果第69-71页
   ·Bt 010总蛋白作用后线虫超微形态的观测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4页
第六章 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活性测定第74-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2页
   ·克隆质粒的单双酶切第77-78页
   ·测序结果第78-79页
   ·蛋白质表达SDS-PAGE图谱第79-80页
   ·生物测定第80-81页
   ·几丁质活性测定第81-82页
 3 讨论第82-83页
第七章 根结线虫的生物测定和安全性检测第83-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3-8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5-86页
   ·Bt chitinase对根结线虫的作用第85-86页
   ·DNA Ladder检测第86页
 3 讨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8页
附录1 论文中使用的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第98-99页
附录2 实验中使用的贮存液、缓冲液、培养基配制第99-101页
附录3 分子设计辅助软件和网上资源第101页
附录4 实验中常用的核酸、蛋白质换算(参照TaKaRa)第101-102页
附录5 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25℃)第102-103页
附录6 本论文中使用的基因工程菌株、载体特性及克隆、表达载体的酶切图谱第103-105页
附录7 在NCBI上登录的序列以及质谱图第105-125页
附录8 读博期间发表、撰写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蜀葵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质结构重塑的研究
下一篇:农杆菌草酸脱羧酶的原核表达与分泌特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