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麦田二熟制生态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农田土壤风蚀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定量关系式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 研究目的、内容、区域概况、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6-18页 |
·调查数据 | 第16-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页 |
·模型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4页 |
·风蚀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18-30页 |
·潜在风蚀量(E_0)的确定 | 第18-20页 |
·土壤风蚀因素(FI)的确定 | 第20页 |
·表面粗糙度因素(FR)的确定 | 第20-22页 |
·植被覆盖度因子(FV)的确定 | 第22-25页 |
·地块宽度因子(FD)的确定 | 第25页 |
·土壤含水量因子(FW)的确定 | 第25-30页 |
·土壤风蚀模型的验证 | 第30页 |
·河北平原典型种植制度经济效益的比较 | 第30-31页 |
·河北平原农田种植制度生态效益的比较 | 第31-34页 |
·河北平原典型种植制度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第31页 |
·河北平原典型种植制度防风蚀效应的比较 | 第31-33页 |
·河北平原典型种植制度土壤风蚀经济损失的比较 | 第33-3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4-38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关于潜在风蚀量计算的探讨 | 第35页 |
·关于植被覆盖度的探讨 | 第35-36页 |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探讨 | 第36页 |
·关于土壤风蚀量比较的探讨 | 第36-38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附录 | 第45页 |
名词解释 | 第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