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进给驱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运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1-23页 |
2 高速进给驱动平台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23-49页 |
·引言 | 第23页 |
·重心驱动方式的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重心驱动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 第25-29页 |
·重心驱动机构的参数化建模与分析 | 第29-37页 |
·高速进给驱动机构整体动力学仿真与实验平台 | 第3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进给驱动机构扭转动力学的精确建模与特性分析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页 |
·时变的转子-丝杠扭转系统有限元建模 | 第49-52页 |
·加工过程参数变化对扭转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扭转振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进给驱动系统自适应陷波滤波补偿控制研究 | 第62-84页 |
·引言 | 第62页 |
·基于陷波滤波补偿的控制方法 | 第62-70页 |
·扭转振动模态变化对陷波滤波补偿的影响 | 第70-71页 |
·基于增益调度的陷波滤波器 | 第71-76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陷波滤波器 | 第76-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5 进给驱动系统在混合约束条件下的前瞻插补算法 | 第84-107页 |
·引言 | 第84页 |
·进给驱动系统的物理约束条件 | 第84-87页 |
·指令曲线的几何与运动学约束条件 | 第87-92页 |
·混合约束条件 | 第92-93页 |
·基于混合约束条件的前瞻控制算法 | 第93-96页 |
·实例研究 | 第96-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6 进给驱动系统动态性能的评价与优化 | 第107-119页 |
·引言 | 第107页 |
·进给驱动系统机电联合仿真模型 | 第107-110页 |
·系统动态性能评价方法 | 第110-112页 |
·伺服参数的两阶段优化调整技术 | 第112-114页 |
·评价与优化实例 | 第114-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19-121页 |
·全文总结 | 第119-120页 |
·展望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附录2 实验装置及现场照片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