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预报论文--天气过程的分析论文--概况分析论文

长江下游梅雨锋中尺度涡旋统计分析与模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长江下游梅雨期中尺度低涡与梅雨暴雨的关系第10-12页
   ·梅雨锋低涡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第12-13页
   ·梅雨锋中尺度低涡的结构和发展机制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4-16页
     ·研究目标第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案第16-21页
   ·资料第16-19页
   ·研究方案第19-21页
第三章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第21-24页
   ·物理方案选取第21-22页
   ·模拟试验设计第22页
   ·三维同化方法第22-23页
   ·模拟与实况对比结果第23-24页
第四章 低涡活动特点统计和分类第24-34页
   ·统计概况第24-25页
   ·低涡源地和路径第25-26页
   ·低涡水平尺度第26页
   ·低涡垂直尺度第26页
   ·低涡生命期第26-27页
   ·低涡暴雨第27-28页
   ·低涡生成的环境条件第28-29页
     ·低涡生成的天气环境第28页
     ·高低空形势第28-29页
   ·物理量场特征第29-32页
     ·低涡的垂直配置特点第29页
     ·涡度第29-30页
     ·散度第30页
     ·相当位温第30页
     ·对流有效位能(CAPE)第30-31页
     ·螺旋度和K指数第31-32页
   ·探空资料分析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中尺度特征分析第34-45页
   ·垂直向基流二次切变对低涡暴雨系统的影响第34-40页
     ·统计情况第34-36页
     ·个例分析第36-39页
       ·移向东北第36-37页
       ·移向东南第37-38页
       ·移向西南第38-39页
       ·移向偏西第39页
     ·本节小结第39-40页
   ·干空气侵入第40-45页
     ·暴雨天气形势与实况第40-42页
     ·干空气侵入分析第42-43页
     ·干侵入对低涡的影响第43页
     ·干侵入对其他物理量场的影响第43-44页
     ·本节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图第51-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都市文化与唐代诗人心态
下一篇:基于“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教师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