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Agent系统中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2. 相关工作 | 第15-25页 |
| ·基于凭证信任研究 | 第15-19页 |
| ·PolicyMaker | 第15-16页 |
| ·KeyNote | 第16-17页 |
| ·REFEREE | 第17-18页 |
| ·自动信任协商 | 第18-19页 |
| ·基于经验的主观信任模型 | 第19-25页 |
| ·SPORAS模型 | 第19-20页 |
| ·Beth信任度评估模型 | 第20-21页 |
| ·Jφsang信任度评估模型 | 第21-23页 |
| ·Wang的信任模型 | 第23页 |
| ·FIRE模型 | 第23页 |
| ·其他信任模型 | 第23-25页 |
| 3 基于时间段的动态信任机制 | 第25-43页 |
| ·相关介绍 | 第25-26页 |
| ·信任的定义 | 第25-26页 |
| ·信任的需求 | 第26页 |
| ·信任模型中的实体和信任的关系 | 第26-28页 |
| ·信任评估中的实体 | 第26-27页 |
| ·信任关系 | 第27-28页 |
| ·动态信任建模依据 | 第28-30页 |
| ·基于时间段的动态信任模型 | 第30页 |
| ·信任的度量 | 第30-34页 |
| ·推荐信任的途径 | 第34-37页 |
| ·实验和性能分析 | 第37-41页 |
| ·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 ·实验一 | 第38-39页 |
| ·实验二 | 第39页 |
| ·实验三 | 第39-40页 |
| ·实验四 | 第40-41页 |
| ·相关工作 | 第41-42页 |
| ·总结 | 第42-43页 |
| 4. 恶意的推荐信息的处理方法 | 第43-55页 |
| ·推荐者的可信度模型 | 第43-49页 |
| ·推荐信任源 | 第43-44页 |
| ·基于先前推荐行为的推荐可信度 | 第44-45页 |
| ·基于观点状态的推荐可信度 | 第45-49页 |
| ·处理策略的信息 | 第49-51页 |
| ·实验分析 | 第51-53页 |
| ·系统设计 | 第51页 |
| ·实验一 | 第51-52页 |
| ·实验二 | 第52-53页 |
| ·相关工作 | 第53-54页 |
| ·总结 | 第54-55页 |
| 5. 支持多种信任关系的安全模型 | 第55-67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安全框架 | 第56-57页 |
| ·安全模型总体框架介绍 | 第56-57页 |
| ·基于凭证和基于经验的信任结合 | 第57页 |
| ·各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57-65页 |
| ·事实推理模块 | 第57-61页 |
| ·本地策略模块 | 第61-64页 |
| ·信任推理模块 | 第64页 |
| ·实例 | 第64-65页 |
| ·总结 | 第65-67页 |
| 6. 基于信任的 WEB服务选择 | 第67-78页 |
| ·相关知识 | 第67-69页 |
| ·Web服务 | 第67-68页 |
| ·服务质量 | 第68-69页 |
| ·基于信任Web服务框架 | 第69-71页 |
| ·用户偏好匹配模块 | 第71-75页 |
| ·K-means聚类算法 | 第71-72页 |
| ·基于用户偏好的聚类 | 第72-73页 |
| ·基于服务质量的信任度 | 第73-75页 |
| ·实验模拟和分析 | 第75-76页 |
| ·相关工作 | 第76-77页 |
| ·总结 | 第77-78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