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42页 |
·问题缘起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8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第18-38页 |
·逆向物流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 第18-24页 |
·国内外逆向物流研究进展 | 第24-37页 |
·已有文献的研究现状、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 | 第37-38页 |
·研究目的、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38-40页 |
·研究目的 | 第38-39页 |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39-40页 |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40-4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40页 |
·创新之处 | 第40-42页 |
2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42-53页 |
·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发展 | 第42-43页 |
·现代绿色物流理论与企业绿色逆向物流模式 | 第43-46页 |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绿色逆向物流过程 | 第46-48页 |
·决策理论与企业绿色逆向物流模式决策 | 第48-51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模式的理论框架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分析 | 第53-76页 |
·企业逆向物流活动分析 | 第53-56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比较分析 | 第56-68页 |
·传统绿色逆向物流模式 | 第56-58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自营模式 | 第58-61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生产商联营模式 | 第61-64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外包模式 | 第64-67页 |
·各种运作模式的比较 | 第67-68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8-75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68-69页 |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指标体系 | 第69-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4 企业绿色逆向物流模式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76-93页 |
·决策方法概述 | 第76-79页 |
·对企业绿色逆向物流模式决策问题的定性 | 第76-77页 |
·决策方法概述 | 第77-79页 |
·评价指标预处理方法 | 第79-80页 |
·极值法 | 第79-80页 |
·理想值法 | 第80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80-84页 |
·熵值法简介 | 第84-86页 |
·基于密切值的组合赋权方法 | 第86-92页 |
·原理与方法 | 第86-91页 |
·算例分析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5 铁尾矿处理实证分析 | 第93-108页 |
·尾矿处理的意义 | 第93页 |
·企业概况 | 第93-96页 |
·企业基本概况 | 第93-94页 |
·当地自然气候概况 | 第94页 |
·库区地质地貌概况 | 第94-95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95页 |
·库区周边环境概况 | 第95-96页 |
·自行构建尾矿库 | 第96-98页 |
·尾矿库等别 | 第96页 |
·尾矿库建设方案 | 第96-98页 |
·数据分析 | 第98-108页 |
·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 | 第98-101页 |
·客观赋权法—熵值法 | 第101-106页 |
·组合赋权分析及结论 | 第106-10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2页 |
附录A 实证分析相关计算表 | 第122-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