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TCP协议传输机制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第9-12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 | 第12-24页 |
·标准化组织和协议标准 | 第12-14页 |
·Mobile IP协议的工作原理 | 第14-17页 |
·Mobile IPv4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Moblie IPv6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TCP控制机制概述及分析 | 第17-22页 |
·进程间通信与主机间通信的区别 | 第17-19页 |
·TCP的窗口管理及其在无线环境下的问题 | 第19-22页 |
·TCP的窗口管理 | 第19-20页 |
·TCP在移动环境中的问题 | 第20-22页 |
·服务质量对象选项Q00的功能和作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提出的建议 | 第24-36页 |
·数据挖掘 | 第24-30页 |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数据挖掘的处理过程 | 第26-27页 |
·数据挖掘常见算法 | 第27-30页 |
·常见聚类算法 | 第28-29页 |
·K-均值聚类算法 | 第28-29页 |
·K-中心点聚类算法 | 第29页 |
·常见分类算法 | 第29-30页 |
·K-最近邻分类算法 | 第29-30页 |
·数据流挖掘 | 第30-32页 |
·数据流挖掘基本概念 | 第31页 |
·数据流挖掘模型 | 第31-32页 |
·新的对节点移动性进行预测的方法 | 第32-36页 |
·方案可行性 | 第33页 |
·算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数据量大小及基本数据结构 | 第34页 |
·算法描述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对Q-TCP协议传输控制机制的完善 | 第36-52页 |
·宏观移动与微观移动 | 第36-37页 |
·改进后的Q-TCP协议 | 第37-52页 |
·移动节点作为接收方 | 第37-49页 |
·当长时间断路或频繁断路发生时 | 第37-41页 |
·当比特错误率较高时 | 第41-49页 |
·移动节点作为发送方 | 第49-50页 |
·当长时间断路或频繁断路发生时 | 第49页 |
·当比特错误率较高时 | 第49-50页 |
·移动节点和通信对端执行Q-TCP协议 | 第50-52页 |
第五章 仿真及结果论证 | 第52-59页 |
·仿真工具的比较和选取 | 第52-53页 |
·OPNET建模的具体工作步骤 | 第53-54页 |
·对改进后的Q-TCP协议进行仿真 | 第54-5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