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前言 | 第11-25页 |
| ·摄像测量方法概述 | 第11-14页 |
| ·摄像测量方法的分类 | 第11-13页 |
| ·平面定机摄像测量方法 | 第11-12页 |
| ·平面跟踪摄像测量方法 | 第12-13页 |
| ·立体定机摄像测量方法 | 第13页 |
| ·摄像测量方法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 ·图像解析 | 第14-16页 |
| ·图像采集 | 第14-15页 |
| ·图数转换 | 第15页 |
| ·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 ·录像解析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6页 |
| ·摄像测量方法的误差 | 第16-23页 |
| ·误差的分类 | 第17-21页 |
| ·系统误差 | 第17-20页 |
| ·工具误差 | 第18页 |
| ·装置误差 | 第18页 |
| ·方法误差 | 第18页 |
| ·拍摄平面与运动平面不重合造成的误差 | 第18-19页 |
| ·比例系数的误差 | 第19页 |
| ·解析系统的误差 | 第19-20页 |
| ·随机误差 | 第20-21页 |
| ·数据处理中的误差 | 第20页 |
| ·人体测量点的估计误差 | 第20-21页 |
| ·国内外对摄像测量方法误差的研究 | 第21-23页 |
| ·国内对摄像测量方法误差的研究 | 第21-22页 |
| ·国外对摄像测量方法误差的研究 | 第22-23页 |
| ·选题依据 | 第23-25页 |
| ·本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5-40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40页 |
| ·研究设备 | 第25-30页 |
| ·平面跟踪摄像测量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 | 第25-27页 |
| ·立体定机摄像测量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 | 第27-30页 |
| ·实验过程 | 第30-35页 |
| ·平面跟踪摄像测量方法 | 第30-32页 |
| ·现场的布置 | 第30-31页 |
| ·拍摄 | 第31-32页 |
| ·立体定机摄像测量方法 | 第32-35页 |
| ·现场的布置 | 第32-35页 |
| ·拍摄 | 第35页 |
| ·录像解析过程 | 第35-36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6-4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61页 |
| ·平面定机摄像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 | 第40-41页 |
| ·平面跟踪摄像测量方法的误差比较分析 | 第41-47页 |
| ·图像成像大小对误差的影响 | 第41-45页 |
| ·摄像机转动角度对误差的影响 | 第45-47页 |
| ·立体定机摄像测量方法的误差比较分析 | 第47-61页 |
| ·实验可行性的检验 | 第47-48页 |
| ·标定范围内框架内层、中层和外层球彼此作为控制点对误差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标定设计 | 第48页 |
| ·分析讨论 | 第48-51页 |
| ·超出标定范围对误差的影响 | 第51-53页 |
| ·摄像机、控制点以及被标定对象空间位置的不同对误差的影响 | 第53-55页 |
| ·不同图像成像大小对误差的影响 | 第55-56页 |
| ·使用不同解析系统对误差的影响 | 第56-61页 |
| ·在控制点范围内不同解析系统的误差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 ·在控制点范围以外不同解析系统的误差比较分析 | 第58-61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建议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 附录 | 第65-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