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2页
 一、国外相关文献第8-9页
 二、国内相关文献第9-10页
 三、简要评述第10-12页
第二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第12-20页
 一、基于资产定义的资产减值的含义第12-14页
  (一) 资产的定义第12页
  (二) 资产减值的含义第12-13页
  (三) 资产减值产生的现实环境第13-14页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第14-20页
  (一) 决策有用观——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逻辑起点第14-15页
  (二) 未来经济利益观——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本质所在第15页
  (三) 持续经营假设与资产减值会计第15-16页
  (四) 相关性及可靠性与资产减值会计第16-18页
  (五) 资本保全观念——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六) 多种计量属性共存与资产减值会计方法的运用第19-20页
第三章 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历程第20-24页
 一、西方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史第20-21页
 二、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历史的回顾第21-24页
第四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第24-28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确认问题第24-26页
  (一)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点第24页
  (二) 资产减值的确认对象第24-25页
  (三)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第25页
  (四) 资产减值的确认方法第25-26页
 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第26页
 三、资产减值会计如何披露第26-28页
  (一) 会计披露的内容和形式第26-27页
  (二) 会计信息披露与经济环境的相关性第27-28页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则的应用分析第28-37页
 一、2004-2005 年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基本情况第28-31页
 二、四川长虹——关于资产减值的案例分析第31-34页
 三、在某种程度上,资产减值政策被企业滥用第34-37页
第六章 对资产减值新准则的研究与建议第37-48页
 一、修改资产减值准则的理论背景第37-38页
 二、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下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对比第38-42页
  (一) 适用范围的差异比较第38-39页
  (二) 减值测试时间的差异比较第39页
  (三) 减值迹象的差异比较第39-40页
  (四) 计量基础的差异比较第40页
  (五) 比较基础的差异比较第40-41页
  (六) 减值转回处理的差异比较第41页
  (七) 商誉减值的差异比较第41页
  (八) 减值披露的差异比较第41-42页
 三、对资产减值新准则中有关问题的提出第42-46页
  (一) 公允价值的运用第43-44页
  (二) 计算可收回金额时折现率的确定第44页
  (三)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问题第44-45页
  (四) 资产组及总部资产的有关规定第45-46页
  (五) 商誉减值的处理第46页
 四、关于改进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建议第46-48页
  (一) 完善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第46-47页
  (二)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第47页
  (三) 充分披露资产减值准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第47页
  (四) 建立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外部预警机制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详细摘要第52-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空间变异的条件模拟研究
下一篇:乒乓球技战术统计软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