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美国对股东压迫的规制 | 第11-12页 |
(一) 美国制定法对股东压迫的规制 | 第11页 |
(二) 美国判例法对股东压迫的规制 | 第11-12页 |
二、什么是股东压迫 | 第12-13页 |
三、为什么股东压迫容易发生在封闭公司中 | 第13-18页 |
(一) 传统公司法准则不适合于封闭公司 | 第13-16页 |
1、封闭公司的特殊性质 | 第13页 |
2、传统的公司准则 | 第13-15页 |
3、在封闭公司中传统公司法准则容易成为股东压迫的工具 | 第15-16页 |
(二) 封闭公司的股东不能得到充分的合同保护 | 第16-18页 |
1、合同保护的法律障碍 | 第16-17页 |
2、封闭公司的特殊性质对合同保护的影响 | 第17-18页 |
四、股东压迫的危害 | 第18-21页 |
(一) 对被压迫股东的危害 | 第18-19页 |
1、挤出 | 第18页 |
2、解雇 | 第18-19页 |
3、不发股利 | 第19页 |
(二) 对经济的危害 | 第19-21页 |
1、抑制资本形成 | 第19-20页 |
2、减损就业机会 | 第20-21页 |
五、规制股东压迫的根据之一:信义义务理论 | 第21-29页 |
(一) 被信任人法概述 | 第21-22页 |
(二) 封闭公司中股东之间的信义义务 | 第22-29页 |
1、判例Donahue v. Rodd Electrotype Co | 第22-27页 |
2、判例Wilkes v. Springside Nursing Home, Inc | 第27-28页 |
3、判例Smith v. Atlantic Properties, Inc | 第28-29页 |
六、规制股东压迫的根据之二:合理期望理论 | 第29-35页 |
(一) 判例二则:挫败股东合理期望构成股东压迫 | 第29-30页 |
1、判例In re Topper | 第29-30页 |
2、判例In re Kemp & Beatley, Inc | 第30页 |
(二) 合理期望为什么能够成为规制股东压迫的基础 | 第30-35页 |
1、订约不完全是封闭公司中的普遍现象 | 第30-31页 |
2、合同机制的缺位需要法律来填补 | 第31-32页 |
3、填补合同机制的缺位并不背离合同自由原则 | 第32页 |
4、保护合理期望体现对意思自治的尊重 | 第32-34页 |
5、法院运用衡平权力保护小股东:英国的理论和实践 | 第34-35页 |
6、奥尼尔教授呼吁保护小股东的合理期望 | 第35页 |
七、股东压迫在中国的现状和潜在的环境 | 第35-41页 |
(一) 中国公司中股东压迫很严重 | 第35-36页 |
(二) 中国公司中股东压迫的特殊因素 | 第36-37页 |
(三) 中国非上市公司忽视人合性导致股东压迫严重 | 第37-41页 |
1、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 第37-39页 |
2、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 第39-40页 |
3、家族控制的有限责任公司 | 第40-41页 |
八、关于我国公司立法的检讨与建议 | 第41-44页 |
(一) 新《公司法》未解决股东压迫问题 | 第41页 |
(二) 规制股东压迫不会造成小股东压迫大股东的局面 | 第41-42页 |
(三) 美国特拉华州在保护小股东方面不值得效法 | 第42-43页 |
(四) 保护小股东有利于培植民营资本 | 第43页 |
(五) 立法建议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 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