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战争诗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探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三、所用资料 | 第11-12页 |
四、《诗经》战争诗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第一章 《诗经》战争诗本义新证 | 第18-103页 |
第一节 征伐诗本义新证 | 第18-34页 |
一、《邶风·击鼓》本义新证 | 第18-28页 |
二、《卫风·伯兮》本义新证 | 第28-34页 |
第二节 平叛诗本义新证 | 第34-49页 |
一、《豳风·东山》本义新证 | 第34-42页 |
二、《豳风·破斧》本义新证 | 第42-49页 |
第三节 御侮诗本义新证 | 第49-67页 |
一、《小雅·六月》本义新证 | 第49-54页 |
二、《大雅·江汉》本义新证 | 第54-61页 |
三、《大雅·常武》本义新证 | 第61-67页 |
第四节 巡守和戍守诗本义新证 | 第67-103页 |
一、《王风·扬之水》本义新证 | 第67-74页 |
二、《小雅·采薇》本义新证 | 第74-85页 |
三、《小雅·出车》本义新证 | 第85-93页 |
四、《小雅·采芑》本义新证 | 第93-103页 |
第二章 《诗经》战争诗所涉礼仪研究 | 第103-125页 |
第一节 《诗经》战争诗所涉及的军礼 | 第103-111页 |
一、关于命卿礼 | 第103-105页 |
二、关于祠兵和振旅 | 第105-108页 |
三、关于献俘礼 | 第108-110页 |
四、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二节 西周礼仪对诗歌形式的影响 | 第111-125页 |
一、军礼对诗歌结构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二、册命文对诗歌用辞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三、秩序的象征 | 第119-125页 |
第三章 《诗经》战争诗艺术研究 | 第125-152页 |
第一节 《诗经》战争诗的主题类型 | 第125-144页 |
一、恋土与怀乡 | 第125-139页 |
二、闺思与闺怨 | 第139-143页 |
三、小结:《诗经》战争诗中的情感世界 | 第143-144页 |
第二节 《诗经》的抒情模式 | 第144-152页 |
一、第一人称抒情 | 第145-146页 |
二、抒情的对象化特征 | 第146-147页 |
三、自如的结构章法 | 第147-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