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异化、物化理论与现代性批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一、异化和物化理论第10-20页
 (一)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第10-13页
  1、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第10-12页
  2、卢卡奇对物化的基本理解第12-13页
 (二)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之异同第13-15页
  1、异化理论与物化理论的交叉点第13-14页
  2、异化理论与物化理论的最终分向第14-15页
 (三) 两种理论各自的不同侧重点及优势互补第15-20页
  1、异化理论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第15-17页
  2、物化理论与资本主义生产力批判第17-19页
  3、异化与物化理论的相互补充第19-20页
二、异化、物化与现代性批判第20-34页
 (一) 现代性批判的先声第20-24页
  1、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第20-22页
  2、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现代性批判维度第22-24页
 (二) 异化和物化理论对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第24-28页
  1、新人本主义学派异化、物化理论基础上对现代性批判的推进第25-26页
  2、法兰克福学派对异化、物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26-27页
  3、后现代主义对异化、物化的关注第27-28页
 (三) 异化和物化的现代性第28-34页
  1、对现代性的基本概念阐述第29-30页
  2、异化(物化)现象的当代特征第30-31页
  3、异化、物化的现代表现形式第31-34页
三、当代境遇中异化、物化的消解第34-50页
 (一) 人的发展与异化和物化的克服第34-41页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理解第34-37页
  2、人的发展是异化不断消除的过程第37-41页
 (二) 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异化、物化现象分析第41-50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异化、物化”现象分析第41-43页
  2、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异化、物化现象第43-45页
  3、“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对异化和物化的消解第45-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他莫西芬对子宫内膜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的现代汉语人称指示代词消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