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推定概说 | 第10-25页 |
| 第一节 推定概念之纵览 | 第10-14页 |
| 第二节 推定分类之梳理 | 第14-19页 |
| 一、英美法上的分类 | 第14-16页 |
| 二、大陆法上的分类 | 第16-18页 |
| 三、我国学理上的分类 | 第18-19页 |
| 第三节 推定词义之辨析 | 第19-25页 |
| 一、法律上的推定与法律拟制 | 第19-22页 |
| 二、事实上的推定与表见证明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推定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 第一节 概率:逻辑学上的分析 | 第25-27页 |
| 第二节 经验:哲学上的阐释 | 第27-29页 |
| 第三节 政策:政治学上的考量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推定的法律效果:从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角度 | 第31-39页 |
| 第一节 推定是否证明责任存在的前提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推定能否决定证明责任的分配 | 第32-35页 |
| 第三节 推定能否转移证明责任 | 第35-39页 |
| 第四章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民事推定适用机制之比较 | 第39-51页 |
| 第一节 英美法系 | 第39-44页 |
| 一、关于推定的性质 | 第39-40页 |
| 二、关于推定的适用机制 | 第40-42页 |
| 三、英国特色的推定适用机制 | 第42-44页 |
| 第二节 大陆法系 | 第44-51页 |
|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法律上的推定的适用 | 第44-46页 |
| 二、日本关于事实上的推定的适用 | 第46-47页 |
| 三、德国关于事实上的推定的适用 | 第47-49页 |
| 四、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事实上的推定的适用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我国民事推定适用机制之现状 | 第51-65页 |
| 第一节 简要的历史总结 | 第51-54页 |
| 一、中国历史上的推定制度及其适用机制与证明责任无关 | 第51-52页 |
| 二、中国历史上的事实推定以一定的经验法则为基础 | 第52-54页 |
| 第二节 立法现状 | 第54-59页 |
| 一、程序法上的检讨:概括与缺失 | 第54-56页 |
| 二、实体法上的审视:混乱与困惑 | 第56-59页 |
| 第三节 司法现状 | 第59-61页 |
| 第四节 原因分析 | 第61-65页 |
| 第六章 构建我国民事推定适用机制的若干思考 | 第65-74页 |
| 第一节 通过民事程序法,建立和健全事实推定的适用规则 | 第65-66页 |
| 第二节 通过民事实体法,制定和完善法律推定的具体内容 | 第66-68页 |
| 第三节 建立有关事实推定特别是经验法则方面的案例指导制度 | 第68-69页 |
| 第四节 完善判决理由论证制度 | 第69-71页 |
| 第五节 建立法官适用民事推定判决案件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 第71-74页 |
| 结语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感言和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