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之都的魔幻游戏--朱天文、朱天心创作之“互文性”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概念、意义的界定 | 第7-13页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 第13-17页 |
第二章 互文性——以影响的名义发生 | 第17-23页 |
第一节 白纸黑字上的“张腔胡说”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古典符码的暗香浮动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影响力衍生出来的互文性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互文性——以主题关联的名义牵连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眷村经验与主题互文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社会脉动与眷村作家新表现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眷村书写的视域剩余——以朱氏姐妹为例 | 第27-29页 |
第四节 主题关联下的互文性意义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互文性作为文本内容的形式策略 | 第31-59页 |
第一节 朱天文《荒人手记》 | 第31-44页 |
第二节 朱天心《古都》 | 第44-59页 |
第五章 互文性在文际之间传递 | 第59-67页 |
第一节 独立个体作品间的互文性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姐妹文际中的双声叠韵 | 第62-67页 |
第六章 互文性——后现代的游戏与时间策略 | 第67-73页 |
第一节 文字魔境后的游戏精神 | 第67-70页 |
第二节 被延宕的叙述时间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附录:朱天文、朱天心创作年表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