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铁路中东段的修建和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1909-1949)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资料和方法 | 第13-16页 |
第一章 陇海铁路中东段沿线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16-31页 |
第一节 陇海铁路中东段沿线地区的界域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陇海铁路中东段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 | 第17-25页 |
一、地形 | 第18-20页 |
二、气候 | 第20-22页 |
三、水系 | 第22-25页 |
第三节 陇海铁路中东段沿线地区的人文环境 | 第25-31页 |
一、人口和民族 | 第25-28页 |
二、教育 | 第28-31页 |
第二章 陇海铁路中东段的修成通车 | 第31-48页 |
第一节 铁路的兴起 | 第31-38页 |
一、铁路兴起的原因 | 第31-33页 |
二、铁路兴起的表现 | 第33-35页 |
三、铁路兴起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二节 汴洛铁路修建的缘起与修成通车 | 第38-42页 |
一、汴洛铁路修建的缘起 | 第38-39页 |
二、汴洛铁路的资金来源 | 第39-40页 |
三、汴洛铁路的修成通车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陇海铁路东端的扩展 | 第42-48页 |
一、陇海路东端线路选址之争 | 第42-44页 |
二、陇海路东端线路的资金来源 | 第44-46页 |
三、陇海路东端修成通车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陇海铁路中东段的修建与沿线地区的经济 | 第48-81页 |
第一节 沿线地区农业的发展 | 第48-65页 |
一、地权的变动 | 第48-49页 |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 第49-56页 |
三、农村市场的变化 | 第56-65页 |
第二节 沿线地区工业的进步 | 第65-73页 |
一、工业布局的变化 | 第66-69页 |
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和新式手工业的出现 | 第69-71页 |
三、近代新式工业的兴起 | 第71-73页 |
第三节 沿线地区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 第73-81页 |
一、商业的发展 | 第73-75页 |
二、开封的近代转型 | 第75-76页 |
三、郑州、徐州、连云港自开商埠城市的发展 | 第76-78页 |
四、市镇格局的变化 | 第78-81页 |
第四章 陇海铁路中东段的修建与沿线地区的社会 | 第81-97页 |
第一节 沿线地区政治与军事的变动 | 第81-86页 |
一、河南政治中心的位移 | 第81-82页 |
二、沿线地区的战事不断 | 第82-84页 |
三、陇海铁路大罢工与中国革命 | 第84-86页 |
第二节 沿线地区人口的变动 | 第86-89页 |
一、铁路修建前沿线地区的人口状况 | 第86-87页 |
二、铁路修建后沿线地区的人口流动 | 第87-89页 |
第三节 沿线地区社会风俗的变化 | 第89-97页 |
一、衣着服饰 | 第89-90页 |
二、饮食宴会 | 第90-92页 |
三、房屋建筑 | 第92-93页 |
四、婚娶丧葬 | 第93-94页 |
五、文化娱乐 | 第94-97页 |
结语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作者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