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轨道车辆轮对加装扣环方案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9页 |
·CAE与ANSYS概述 | 第19-20页 |
·ANSYS对实际技术问题的处理 | 第20-25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课题支撑及组织结构 | 第25-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2章 轮轨关系研究及轮对载荷计算 | 第29-42页 |
·轮轨关系研究 | 第29-33页 |
·轨道车辆轮对载荷的计算 | 第33-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3章 轮对装配应力的计算对比与分析 | 第42-50页 |
·结构静力学分析简介 | 第42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42-45页 |
·装配应力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第45-49页 |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第4章 热载荷对带扣环轮对的影响 | 第50-61页 |
·概述 | 第50页 |
·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有限元法 | 第50-52页 |
·基于ANSYS的热分析 | 第52-54页 |
·机车制动过程研究 | 第54-55页 |
·紧急制动工况下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计算与分析 | 第55-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带扣环轮对在各种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机械特性分析 | 第61-71页 |
·轮对上各种载荷的作用位置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61-62页 |
·轮对在直线运行工况下的计算及分析 | 第62-64页 |
·轮对在曲线运行工况下的计算及分析 | 第64-67页 |
·计算结果的评定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带扣环轮对的模态分析 | 第71-83页 |
·模态分析概述 | 第71-72页 |
·动力问题有限元方程 | 第72页 |
·带扣环轮对的模态分析 | 第72-76页 |
·轨缝冲击对带扣环轮对的影响 | 第76-82页 |
·本章小节 | 第82-83页 |
第7章 带扣环轮对轮箍许用边界的确定 | 第83-92页 |
·磨耗型踏面的结构特点与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3-85页 |
·轮箍厚度许用边界的确定 | 第85-91页 |
·本章小节 | 第91-92页 |
第8章 带扣环轮对虚拟疲劳寿命的研究 | 第92-99页 |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现象和原因 | 第92页 |
·疲劳问题概述 | 第92-93页 |
·确定疲劳寿命的方法 | 第93-94页 |
·虚拟疲劳寿命的几个预测模型 | 第94-95页 |
·带扣环轮对的虚拟疲劳寿命分析 | 第95-98页 |
·结论与分析 | 第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9章 研究结果的验证分析及应用调查 | 第99-106页 |
·试验验证的原理 | 第99-100页 |
·试验验证的方法 | 第100-101页 |
·试验验证的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101-103页 |
·带扣环轮对应用情况调查 | 第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6页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6-111页 |
·全文总结 | 第106-108页 |
·展望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120页 |
附录二 科技查新报告 | 第120-126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26-127页 |
附录四 带扣环车轮的相关照片 | 第127页 |